[发明专利]修改硬掩膜产品固件错误功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8955.0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施燕;倪以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改 硬掩膜 产品 错误 功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C设计和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软件方法修改硬掩膜产品固件错误功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硬掩膜产品中固件是掩膜到ROM中的代码,只能一次写入不能修改,如在后期开发测试中发现固件有问题,芯片不能按照代码设计进行工作,为了修复固件错误只有重新进行掩膜,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掩膜前的固件考核要求很高,稍有遗漏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保证掩膜的成功,通常的做法是,在掩膜前对固件进行全面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验证和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仿真,此项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即使这样,也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所有的代码功能都进行了验证,掩膜万无一失,仍然会在掩膜后发现一些问题而需要重新掩膜。一般来说,一个量产的产品在量产前都会有一到二次MetalFix(技术改版)的计划以修补在验证阶段发现的问题。而对于项目时间比较紧张,要求一次掩膜成功,尽快提供样品的项目,掩膜前的验证更为重要,但百密一疏,往往会出现遗漏错误没有被发现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修改硬掩膜产品固件错误功能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固件出错时,不能有效的进行后续验证和开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修改硬掩膜产品固件错误功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计固件时对函数进行标记,针对每个标记函数生成一个补丁函数标记;
步骤二、设计一张补丁函数配置信息表,该补丁函数配置信息表包括:每个标记函数的补丁函数标记和补丁函数跳转地址;
步骤三、对需要打补丁的标记函数产生补丁函数代码,先用文本编译器编辑代码,再用编译工具编译生成可执行代码;
步骤四、将所述补丁函数代码按照补丁函数配置信息表中的补丁函数跳转地址写入相应的EEPROM或Flash;
步骤五、将所述补丁函数配置信息表写入EEPROM或Flash;
步骤六、固件运行时在执行函数时进行预判,如果没有对应该标记函数的补丁函数标记表示不存在补丁,则继续执行固件代码;如果存在对应该标记函数的补丁函数标记表示存在补丁,则跳转到相应的补丁函数跳转地址执行补丁代码;执行完补丁代码后跳转回原固件地址,执行固件代码。
芯片掩膜ROM后固件如有错误会影响后续开发测试工作,如需修复固件错误要重新进行掩膜。
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固件出错时,不能有效的进行后续验证和开发的问题。在验证阶段,尽可能的完成固件的调试和错误修改,为后续重新掩膜提供正确保证,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本发明能在固件出错时通过软件方法弥补错误,通过软件方法修改固件错误功能,在固件有问题的情况下,仍然能使用目前的产品进行后续的开发和测试工作;保证芯片能正常工作,不影响后续开发测试工作,也为重新掩膜的正确性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EEPROM或Flash中数据空间的划分示意图;
图2是补丁函数配置信息数据结构图;
图3是存放在EEPROM或Flash中补丁函数配置信息样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方法一实施例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5是补丁下载工具主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本发明时,需要对可写入的EEPROM或Flash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参见图1,图中将EEPROM或Flash中数据空间划分为三块:
1、补丁配置文件区域(静态区域),用于存放补丁函数配置信息表,补丁配置文件区域的大小为64字节。
2、应用文件区域,用于存放具体应用文件。此部分与应用相关。
3、补丁代码区域,用于存放补丁代码。
结合图2所示,补丁函数配置信息表中每个补丁函数配置信息由4个字节组成:前两个字节代表待打补丁函数的补丁函数标记(补丁函数指针);后两个字节表示补丁函数跳转地址,实际使用中用偏移地址表示,补丁函数跳转地址为偏移地址加上动态区域的基地址。
结合图3所示,补丁函数配置信息表存放在补丁配置文件区域,该文件区域的大小为64字节,该区域存放在EEPROM或Flash中的固定区域。
结合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修改硬掩膜产品固件错误功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8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