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川芎挥发油中舒张血管的有效成分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8768.2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5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军;陈建新;陈畅;李洪梅;唐仕欢;吴宏伟;许海玉;李韶菁;李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404 | 分类号: | A61K31/404;A61K31/365;A61K31/165;A61K31/085;A61K31/045;A61K31/015;A61P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川芎 挥发油 舒张 血管 有效成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新药研发领域,尤其是中药有效成分的辨识。具体的是以川芎挥发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筛选有效成分,为中药组方设计及生产过程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复方是中药临床运用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的组成是依据中医理论并结合患者的具体证型来确定的,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它不是单味饮片的简单加和。然而,目前以天然药物的研发思路,即以单一成分为主导的中药研发体系仍占有相当的地位,难以体现中医用药的特色和规律。同时,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综合作用于人体的作用机制逐渐得到共识,因此,中药多成分与药效相关性研究是中药新药研发的可行思路之一。进行中药多成分与药理活性的关联研究,在此基础上辨识中药发挥药效的关键成分,将为探索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建立符合中药作用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本发明以川芎挥发油为研究对象,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中的挥发油,GC-MS法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体外离体血管法评价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油的血管活性,再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挥发油中化学成分与血管活性的关联性,辨识其中起主要药效的成分。
发明内容
中医历来强调药物之间的配伍,“七情合和”是中医组方的基本原则,认为“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使是单味药,治疗某一病症时,也往往是多成分综合协同效应。因此,可以认为中药复方发挥药效的基础是饮片组成中各种成分“交互作用,共同涌现”的结果,那么如何找到这些关键的有效成分就显得格外重要。本发明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寻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法。
本发明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色谱分析技术、体外药理活性评价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方法,以川芎挥发油为研究对象,辨识其中有血管活性的主要成分。
具体步骤是:
①依据川芎的生长习性,在其收获期,采集十个产地的药材;
②将十个产地的川芎药材粉碎成相同的大小,浸泡过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
③将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同时进行GC-MS化学成分分析和离体血管药理活性筛选
④在由GC-MS得到的化学成分数据和药理活性筛选得到的药理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建立挥发油中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关联性,辨识出对离体血管药理活性起主要作用的成分。
通过研究,本发明筛选得到舒张血管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得到一种种舒张血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桧烯,γ-松油烯,萜品油烯,(-)-4-萜品醇,对乙烯基愈疮木酚,α-芹子烯,(-)-匙叶桉油烯醇,(+)-匙叶桉油烯醇,4-碘吲哚啉,正丁烯基苯酞,N-乙酰苯肼,4,5-二氢-3-丁基苯酞,藁苯内酯组成。
其中各组分重量份为:桧烯1.02-2.52份,γ-松油烯1.4-2.76份,萜品油烯1.27-2.58份,(-)-4-萜品醇7.53-10.16份,对乙烯基愈疮木酚1.37-2.21份,α-芹子烯0.77-1.26份,(-)-匙叶桉油烯醇0.61-1.43份,(+)-匙叶桉油烯醇0.14-0.81份,4-碘吲哚啉1.83-4.10份,正丁烯基苯酞3.19-7.66份,N-乙酰苯肼1.39-2.23份,4,5-二氢-3-丁基苯酞8.23-14.34份,藁苯内酯39.00-51.29份。
本发明组合物是采用lars算法和lasso算法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
本发明还得到-种舒张血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藁苯内酯、4,5二氢-3-丁基苯酞、正丁烯基苯酞、(-)-4-萜品醇组成,其中各组分重量份为:藁苯内酯39-51.29份,4,5二氢-3-丁基苯酞8.23-14.34份,正丁烯基苯酞3.19-7.66份,(-)-4-萜品醇7.53-10.16份。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用于舒张血管。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加入药学常用辅料制备成片剂,胶囊,散剂,颗粒剂,注射剂,口腔崩解片,缓释制剂等剂型。
说明书附图
附图1:成分辨识过程
附图2:四个最主要的有效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例。
川芎的采集:
我们收集了10个产地的川芎药材,如表1所示。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何希荣老师鉴定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
表1川芎药材的采集产地
川芎挥发油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8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股簧数控机床钢丝张力控制器
- 下一篇:全天然植物美白洗颜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