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3C电子产品的转轴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58208.7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苏丁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12 | 分类号: | F16C11/12;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子产品 转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轴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笔记本电脑或数码摄像机上使用的转轴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小巧方便,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笔记本功能的高度集成,不可避免的会在笔记本底座周身特别是底座后方设计有许多的外接设备接口,这样就要求笔记本电脑底座与屏板间有一个最大张开角度,张角过大容易对外接设备接线造成干涉。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转轴设置了定位装置来起到限定屏板张角范围,其轴芯与限位片配合,方法一:在轴芯侧面铣出两个定位面,限位片上设有相应的轴孔与其配合,且限位片冲压成扇形,该结构的缺陷在于,轴芯与限位片难以装配,或者容易出现空行程,且限位片强度不足,同时轴芯定位面铣至根部,转动件与轴芯接触面非全圆面,也容易出现空行程;方法二:轴芯与限位片一体式设计,克服了装配及出现空行程的缺陷,但衍生出新的问题,轴芯在冲扇形时容易产生毛边,导致与转动件的挡点干涉产生假性扭力,轴芯在冲压过程中整个扇形有脱落的不良现象,轴芯扇形挡点在热处理硬度偏高的状况下容易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3C电子产品的转轴,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空行程、装配困难及限位片强度低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适用于3C电子产品的转轴,包括轴板、簧板、轴芯、限位片和扭力区域元件,限位片上设有轴孔与轴芯配合,簧板与笔记本电脑的屏板连接,簧板上设有挡点,挡点与限位片的扇形缺口对应,轴芯和限位片上的轴孔做配合后焊接。
所述的限位片为半挤压或冲裁成型,其扇形缺口与簧板上的挡点对应。
限位片成型后,限位片的反面为平面,或者在限位片的反面且与扇形缺口对应的位置处呈凸起状。目的在于增强限位片的强度。
所述的轴芯在端部铣削出两个定位面,用于与扭力区域元件连接,与簧板接触部分的横截面为圆形。可以避免簧板与轴芯旋转过程中出现空行程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使轴芯与限位片的装配简化,且避免了出现空行程的缺陷,限位片为半挤压或冲裁方式成型,在保证挡点功能的前提下增加连料空间,使限位片自身的强度大大增加,且限位片与轴芯连接处截面为全圆,在簧板绕轴芯旋转的过程中不易产生空行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装状态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后的主视图;
图5为图2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片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限位片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限位片的立体图;
图9为现有限位片的主视图;
图10为现有限位片的立体图;
图11现有轴芯与限位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现有轴芯限位片一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轴芯与限位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现有轴芯与簧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轴芯与簧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限位片反面为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限位片反面为呈凸起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带有缺口的限位片的主视图;
图19为带有缺口的限位片的侧视图;
图20为带有缺口的限位片的后视图;
图21为带有缺口的限位片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22为带有缺口的限位片的反面立体示意图;
图23为限位片与轴芯焊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用于3C电子产品的转轴,包括轴板1、簧板4、轴芯5、限位片2和扭力区域元件3,限位片2上设有轴孔与轴芯5配合,簧板4与笔记本电脑的屏板连接,簧板4上设有挡点6,挡点6与限位片2的扇形缺口对应,所述的轴芯5和限位片2上的轴孔做配合后焊接。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装配,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空行程现象。
所述的限位片2为半挤压成型,一端为横截面为圆形,另一端横截面呈扇形,其互补的扇形缺口7与簧板上的挡点6对应。目的在于增强限位片2的强度。
所述的轴芯5仅在端部铣削出两个定位面,用于与扭力区域元件3连接,与簧板4接触部分的横截面为圆形。可以避免簧板4与轴芯5旋转过程中出现空行程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8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搭接安装式立体绿化容器
- 下一篇:图像编码以及图像解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