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胶聚乙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8080.4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荣;王洪;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达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C08L23/06;C08L23/08;C09J7/02;C09J133/04;B29C5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胶聚乙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化生产聚乙烯保护膜的方式有两种:涂布法和共挤法。涂布法是利用在已经制得的膜状基材(即基膜)上,涂布乳液态或者溶液态的压敏胶粘剂,然后加热,除去溶剂或者分散剂,卷取而得到保护膜。共挤法是通过共挤复合设备(共挤出吹塑或共挤出流延设备),将自粘性材料层和基材层同步挤出、复合,制得保护膜,是生产保护膜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因其无需使用传统的涂胶工序,行业内称该法制得的保护膜为无胶保护膜。
无胶保护膜常用的自粘性材料主要包括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乙烯-α烯烃共聚物、氢化丁苯橡胶、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和聚烯烃塑性体树脂(POP)等,但是,使用上述自粘性材料制得的无胶聚乙烯保护膜存在粘力低、粘力随温度和时间变化敏感、高粘力产品易残胶等缺点。另一方面,在压敏胶制品中,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是一类综合性能优良、使用最多的压敏胶,尤其是其粘力高,甚至无需配合使用增粘树脂就能具有很强的粘力。因此,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作为无胶保护膜的自粘性材料可能会有非常好的性能,但是,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与保护膜基材之前的相容性较差,直接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与保护膜基材进行共挤吹膜无法制备外观与功能均合格的无胶保护膜,因此,行业内的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胶聚乙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无胶聚乙烯保护膜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胶聚乙烯保护膜,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自粘层,其中,所述的基膜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低密度聚乙烯25%~6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75%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10%;所述的中间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低密度聚乙烯30%~6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70%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30%;所述的自粘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低密度聚乙烯5%~15%、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20%和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母粒80%~90%。
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的含量为16%~18%。
所述的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母粒是将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均匀载附在低密度聚乙烯中制成的。
本发明所述的无胶聚乙烯保护膜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得的:
分别将所述基膜层、中间层和自粘层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分别置于三层共挤吹膜机中,随后进行塑化挤出、吹胀成型、冷却、牵引和剥离,即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无胶聚乙烯保护膜。其中,进行塑化挤出时,所述三层共挤吹膜机的温度控制在150~18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的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母粒,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 60%~80%;
载体树脂 19%~40%;
功能性助剂 0.3%~2%。
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的功能性助剂为硬脂酸锌。
该优选的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母粒是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制得的:将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载体树脂和功能性助剂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15~30分钟),然后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的各段温度为165~180℃),经熔融混合均匀后挤出、水浴冷却至10~35℃并经切粒机切粒,最后经真空干燥即制得改良的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母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的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由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乳液经聚合反应和喷雾干燥制得,其中,所述的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乳液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软单体 20%~35%; 硬单体 8%~20%;
功能单体 0.4%~4%; 乳化剂 0.1%~2%;
引发剂 0.05%~0.6%;去离子水 4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达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达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8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准接口LED灯头
- 下一篇:带防护吊链的旋转式散热LED泛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