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合构件支承构造以及安全带卷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58045.2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越智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B60R22/34 | 分类号: | B60R22/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支承 构造 以及 安全带 卷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承离合器等中的爪等的卡合构件的卡合构件支承构造,以及能够经由这种离合器将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传递给卷轴从而使卷轴旋转的安全带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电机和卷轴之间存在有离合器,若离合器的底板利用电机的驱动力向卷绕方向旋转,则设置在底板上的爪转动从而与旋转盘卡合。并且当在这种状态下爪和底板一起进一步向卷绕方向旋转时,旋转盘被爪按压向卷绕方向旋转,爪与卡合器的外齿啮合。由于爪是以相对卷轴无法相对旋转的状态与卷轴连接,所以当在这种状态下爪和底板一起向卷绕方向旋转时,被爪按压的卡合器向卷绕方向旋转从而导致卷轴向卷绕方向旋转。由此,安全带从其长度方向基端侧被卷轴卷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42788号公报
但是,与底板一起向卷绕方向旋转的爪与停止状态的卡合器啮合的时候,与爪按压卡合器的按压力对应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爪上。因此,将为了可转动地支承爪而设置在底板的基部的凸台形成的足够粗从而使其具有能够耐受上述反作用力的强度。但是,因凸台变粗而导致凸台的外周部与爪上形成的圆孔的内周部之间的摩擦变大,从而爪转动时的损耗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的情况,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卡合构件支承构造以及安全带卷绕装置,能够降低由第2旋转体(旋转体)向爪之类的卡合构件附加的力的影响,并且能够减少因轴部的外周部以及轴承部的内周部之间的阻力造成的卡合构件的转动损耗。
本发明之1所述的本发明涉及的卡合构件支承构造,其对卡合构件进行可转动地支承,该卡合构件绕规定的转动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承体上,而该支承体设置于旋转体的旋转半径方向外侧,且该旋转体与卷轴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从而能够向上述卷轴传递旋转或者传递来自上述卷轴的旋转,上述卡合构件通过朝向绕着上述转动中心的一方的卡合方向转动来与上述旋转体卡合,从而使上述旋转体旋转或者限制上述旋转体的旋转,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轴部,形成在上述支承体以及上述卡合构件的其中一方上;轴承部,形成在上述支承体以及上述卡合构件的其中的另一方上,能够供上述轴部嵌合插入,通过嵌合插入上述轴部,来使上述卡合构件在上述支承体上的支承位置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支承体上,并且在轴承部内周面中的朝着与下述力的方向相对应的方向的面和上述轴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缝隙,该力是指在上述卡合构件与上述旋转体卡合的状态下上述卡合构件从上述旋转体接受的力。
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本发明涉及的卡合构件支承构造,在旋转体的旋转半径方向外侧,卡合构件被支承体可转动地支承,当卡合构件相对支承体向着转动方向的一个方向、即卡合方向旋转时,卡合构件与旋转体卡合。由此,例如,支承体的变位经由卡合构件传递给旋转体从而使旋转体旋转,或者,卡合构件如上面所述那样与旋转体卡合,由此限制旋转体的旋转。
另外,在通过卡合构件与旋转体卡合来将支承体的变位传递给旋转体的构成,和通过卡合构件与旋转体卡合来限制旋转体的旋转的构成中,在卡合构件与旋转体卡合时,卡合构件从旋转体接受按压力和按压反作用力等的力。
这里,在本发明涉及的卡合构件支承构造中,在这样的卡合构件和旋转体卡合的状态下,轴承部的内周面中的、向着与旋转体向卡合构件附加的力的朝向相对应的方向的面,和被嵌合插入入轴部的轴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缝隙。因此,上述的力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没有传递给轴部。因此,也可以不用使轴部具有克服旋转体传递给卡合构件的这种力的机械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8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