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水面料的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57953.X | 申请日: | 201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8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严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华博毛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5/643;D06M15/263;D06M11/74;D06M13/22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防水 面料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表面为抗菌防水材料的面料的加工方法,属于织物面料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对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在选择贴身衣物时除了考虑其颜色和款式外,还会考虑衣物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功能性。譬如衣物是否具有杀菌除臭功能,是否能释放负离子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是否有红外线发射的功能等等。特别在南方附属于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时常会有上午阳光普照,下午阴雨绵绵的天气,人们在外出或短途中很少会携带雨具,这时由于普通衣物存在较大的吸水性,或多或少会吸附上雨水,降低了人们穿着衣物的舒适度,不及时处理的话还会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人们希望穿着的衣物能像雨衣一样能起到防水作用,同时又不失去穿着的舒适度,能够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吸汗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水面料的加工方法,通过合理的材料配比,科学的加工方法,使该面料具有防水和抗菌的特殊性能,适合制作各种外套,运动服。
本发明是一种抗菌防水面料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防水层的涂覆,b)抗菌层的涂覆,c)热固成型。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将防水层材料涂布到粘结层上,所用刮刀刀口与被涂覆层之间距离控制在0.1-0.12mm之间,涂覆完成后放置于烘箱内烘干,温度控制在135℃-140℃,时间为20-30分钟。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水层材料的制备过程如下:1)选择防水层材料为防水型树脂浆料,其成分及百分含量为:聚氨酯树脂70%-90%、丙酮稀释剂10%-20%、DBP增塑剂2%-8%、水溶性硅油1%-2%。;2)将配置好的原料放置于反应容器内,加热搅拌充分混合,温度控制在30℃-45℃,搅拌时间为40分钟;3)冷却至室温备用。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将抗菌层涂覆到制备好的防水层上,所用刮刀刀口与被涂覆层之间距离控制在0.12-0.14mm之间,涂覆以后放置于烘箱内烘干,温度控制在115℃-120℃,时间为20-25分钟;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抗菌层材料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将含量为6%的竹炭纤维和粘度3000的丙烯酸树脂按照3∶250的百分含量进行配比;然后,加热至200℃-240℃,期间添加8%的丁酮树脂稀释剂,充分搅拌混合后备用。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在制备好的粘结层(其上包括防水层和抗菌层)与织物层之间加热或施压,使两部分融合成一体,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20℃左右,或施加4-8MPa的压力。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粘结层材料为自溶性粘合膜,在温度达到90℃-120℃或压力值达到5-12MPa时自行溶解。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抗菌防水面料的加工方法,该工艺工序简单,制备过程简便,能保证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汗性和保暖性能,同时其表面材料具有防水和抗菌的特殊功效,面料应用非常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抗菌防水面料加工方法的工序步骤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抗菌防水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抗菌层,2是防水层,3是粘合层,4是织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抗菌防水面料加工方法的工序步骤图;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抗菌防水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面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a)防水层的涂覆,将防水层材料涂布到粘结层上,所用刮刀刀口与被涂覆层之间距离控制在0.1mm之间,涂覆以后放置于烘箱内烘干,温度控制在130℃,时间为20分钟;
其中防水层材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1)首先,选择防水层材料为防水型树脂浆料,其成分及百分含量为:聚氨酯树脂83%、丙酮稀释剂12%、DBP增塑剂4%、水溶性硅油1%;
2)然后,将配置好的原料放置于反应容器内,加热搅拌充分混合,温度控制在30℃,搅拌时间为40分钟;
3)最后,冷却至室温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华博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华博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79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直接还原铁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冲锋舟舟底耐磨性能的改进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