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麻纺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6473.1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清;陈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湘南麻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2 | 分类号: | D02G3/02;D06M15/53;D06M13/256;D06M13/262;D06M13/368;D06M11/38;D06M11/1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周跃仁 |
地址: | 42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麻 纺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麻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黄麻纤维支数低,可纺性差。现有黄麻纺纱方法,由于没有对黄麻进行软化预处理或者虽经软化处理但软化不够,以及没有经过精梳和上浆湿纺,黄麻纤维的长度和强度低,不能满足精纺生产6公支以上高支纯黄麻纱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软化黄麻纤维并进行精梳和上浆湿纺以满足精纺生产6—12公支高支纯黄麻纱要求的黄麻纺纱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黄麻纺纱方法包括:软化步骤,将软化液淋在黄麻纤维上,然后堆仓发酵,所述软化液组合物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1.5%、软麻油23.5%、水75%,其中,所述乳化剂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十二醇硫酸钠0.5%、烷基二乙醇胺0.8%、柔软剂1.5% 、氢氧化钠1.5%、氯化钠1.2%、水86.5%;梳并步骤,将经过上述软化处理的黄麻纤维进行梳理、精梳、头并、二并和三并;纺纱步骤,将经过上述精梳后的黄麻纤维进行上浆湿纺。
在黄麻纺纱过程中前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软化液对黄麻纤维进行软化预处理,提高了黄麻纤维的柔软度,改善了黄麻纤维的可纺性;经过精梳处理,提高了纤维的平均长度,降低了纤维长度差异率;进行上浆湿纺,提高了黄麻纤维的强度,满足了精纺生产高支纯黄麻纱的要求,能够生产出6-12公支的高支纯黄麻纱。
具体实施方式
先用软化液对黄麻纤维进行软化处理,将软化液淋在黄麻纤维上,然后堆仓发酵。软化后再进行梳并步骤。经过梳并后再纺纱。用于软化处理的软化液组合物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1.5%、软麻油23.5%、水75%,其中,所述乳化剂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十二醇硫酸钠0.5%、烷基二乙醇胺0.8%、柔软剂1.5% 、氢氧化钠1.5%、氯化钠1.2%、水86.5%。优选将15%(重量百分比)的软化液淋在85%(重量百分比)的黄麻上。
在梳并步骤中,先对经过软化处理的黄麻纤维进行梳理;还采用苎麻精梳机对经过软化处理的黄麻纤维进行精梳;然后进行头并、二并和三并。
在纺纱步骤,将经过以上软化和精梳处理后的黄麻纤维进行上浆湿纺。
梳并步骤中的工艺参数优选如下:
精梳采用的苎麻精梳机,选用参数为棘轮齿数15,喂给长度8.9cm,扇形齿摆动角为44度,拔取长度194mm,顶梳针号26,针密20/10mm;
头并采用苎麻针梳机,牵伸和前导变换牙ZA=37,ZB=45,Zb=46,牵伸倍数6.10,出条克重9.5克/米,喂入克重58克/米,并合数2并1,针板打击速度852次/分,前罗拉出条速度46.5米/分,针密4针,前罗拉隔距65mm;
二并采用苎麻针梳机,牵伸和前导变换牙为ZA=37,ZB=51,Zb=46,牵伸倍数5.38,前罗拉线速度46.5米/分,,出条克重6.5克/米,喂入克重38克/米,并合数4并1,针板打击速度42.1次/分,前罗拉出条速度41米/分,针密4针, 前罗拉隔距65mm;
三并采用毛纺针梳机,牵伸和前导变换牙ZA=50,ZB=53,Zb=46,牵伸倍数7.00,出条克重3.5克/米,喂入克重26克/米,并合数4并1,针板打击速度53.7次/分,前罗拉出条速度53.3米/分,针密7针,前罗拉隔距60mm。
纤维软化工艺对生产的影响对比如下:
黄麻纤维精梳工艺指标如下:
黄麻纤维上浆湿纺工艺与原传统工艺指标对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湘南麻业有限公司,未经郴州湘南麻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6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