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55275.3 | 申请日: | 201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姜再兴;黄玉东;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3/513 | 分类号: | D06M13/513;B63B1/38;D06M101/3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浮力 苯撑苯 双噁唑 纤维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其特征在于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是由支撑体和包覆在支撑体外表面的具有疏水性能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构成,其中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表面覆盖有一层厚度为30~40nm的全氟烷基硅氧烷膜,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的孔径尺寸不大于2.0mm×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其特征在于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的孔径尺寸为0.5mm×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烷基硅氧烷膜中全氟烷基硅氧烷的化学通式为CF3(CF2)nSi(OCmH2m+1)3,其中n=2~20,m=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疏水性能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中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为单向纤维布、斜纹布、无纺布、平纹布、缎纹布或者三维织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具有疏水性能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的制备:a、按重量百分比将1%~8%的全氟烷基硅氧烷、1%~10%的水、1%~10%的冰醋酸和余量的乙醇混合,超声处理30~120min,得全氟烷基硅氧烷溶液;b、将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处理去掉表面涂层,常温晾干,然后水洗,再烘干;其中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的孔径尺寸不大于2.0mm×2.0mm;c、将步骤二处理后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浸入步骤一制备的全氟烷基硅氧烷溶液中,浸泡10~60s后,取出晾干;d、重复步骤三的操作4~6次,得表面浸渍有全氟烷基硅氧烷溶液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e、将步骤四得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在100~120℃下保温3~12h,即在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上覆盖一层全氟烷基硅氧烷膜,膜厚为30~40nm,得到具有疏水性能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
二、将步骤一制备得到的具有疏水性能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包覆在支撑体外表面,即得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a步骤中按重量百分比将1.5%~4%的全氟烷基硅氧烷、3%~8%的水、3%~8%的冰醋酸和余量的乙醇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a步骤中按重量百分比将2%的全氟烷基硅氧烷、5%的水、5%的冰醋酸和余量的乙醇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a步骤中所述全氟烷基硅氧烷的化学通式为CF3(CF2)nSi(OCmH2m+1)3,其中n=2~20,m=1~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b步骤中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为单向纤维布、斜纹布、无纺布、平纹布、缎纹布或者三维织物。
10.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浮力的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b步骤中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织物的孔径尺寸为0.5mm×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2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