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炎顺胃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54841.9 申请日: 2010-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2018947A 公开(公告)日: 2011-04-20
发明(设计)人: 朱长义 申请(专利权)人: 朱长义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04;A61P1/14
代理公司: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代理人: 许祥述
地址: 6379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消炎 胃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是一种消炎顺胃药。 

背景技术

胃乃仓禀之官,主受纳水谷和消磨水谷。分化营养供给全身。常见的胃病主要有浅表性胃炎、胃窦炎、胃体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十二脂肠球部溃疡,螺旋杆菌病(HP)及上述诸病复合病等,根据中西医理论,造成上述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长期嗜好辛辣、酒类或硬食品,或过饱过饥,或忧思伤肝,肝气过久伤胃,致使实热郁积胃部,久之胃充血,水肿,溃疡,胃内痰,浊、气淤酿入络,进而胃壁血管淤阻,胃体痈肿,蠕动功能减退,常表现为胃痛或胀,或痞满不舒,或消化迟顿,或冒酸,打呃或嘈杂等,甚至HP阳性产生。目前治疗胃病的药比较多,常用西药抗生素或中药苦寒之品。如中国专利200510075012.1公开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病的药物,采用十七种中药与氯霉素、土霉素和痢特灵等西药配制。又如中国专利申请200510132079.4治疗肠胃病的中药,其由柴胡、香附、蒲公英、木香、芦荟、砂仁、山楂等17种中药组成,这些药虽然见效快,能短时间缓解或消减症状,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上述药物治疗易复发,不能根治,其主要原因是胃壁内淤阻“垃圾”未被清除之故,同时现有治胃病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有些原料紧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药源广泛,治疗效果好,愈后不易复发的胃药消炎顺胃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黄莲∶黄芩∶桅子∶地丁∶枳实∶厚朴∶玄胡∶干姜∶水半夏∶茯苓∶焦白术∶党参∶甘草=3∶2.5~3.5∶2.0~3.5∶2.5~3.5∶1.8~2.2∶1.8~2.2∶1.8~2.2∶1~1.5∶1.6~2.0∶1.6~2.0∶1.8~2.5∶1.8~2.5∶1~1.5。 

本发明的最佳组份与重量比为: 

黄莲∶黄芩∶桅子∶地丁∶枳实∶厚朴∶玄胡∶干姜∶水半夏∶茯苓∶焦白术∶党参∶甘草=3∶2.8~3.0∶2.9~3.3∶2.8~3.0∶1.8~2.0∶2.0~2.1∶1.8~2.1∶1.1~1.3∶1.6~2.0∶1.6~2.0∶1.8~2.0∶1.8~2.0∶1.1~1.3。 

将上述各原料组份粉碎混合或混合粉碎30-100目分装胶囊即可,胶囊每粒装药0.8克,服用时每次6-8粒,每日服3次,饭前30分钟服用,6-9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黄莲、黄芩清热解毒,桅子清热凉血,除烦,地丁消肿除湿,入络去淤;枳实、厚朴消痞散气疏肝;伏苓、水半夏化痰治酸;玄胡止痛,祛淤散结;党参、白术、茯苓健脾开胃;干姜温阳,防苦寒伤胃积气;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功用为清热解毒消炎,行气散血祛淤浊,健脾益气固中焦。胃之炎肿消散,胃体内痰浊排出体外,胃功能恢复,胃体健壮,胃病根治也。 

本发明的疗效:经多年临床观察,患者只要服足3-5个疗程,有效率达90%以上,可根治,愈后一般未复发(详见表1)。 

表1 消炎顺胃药治疗胃病情况统计表 

注:好转是指症状减轻,镜检明显向良性发展。未复发人员、追访人员时间为2-5年。 

疗程:根据病情轻重,一般服药5-7天见效,30天至50天可根治。 

服此方药禁忌:麻辣、酒类、干硬食品及冰冻之物,并按时进食,饥饱均匀。 

此方药禁忌症:阴虚型胃病(萎缩性胃炎)、虚寒型胃病(功 能性胃痛),此二型胃病另有方药。此二型胃病占整个胃病的5%左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1、疗效显著,痊愈率88%,好转5.8%,有效率达93.8%,无效为6.0%,优于其他较好胃药。2、愈后不复发。3、成本低,药源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下列组份和重量备料: 

黄莲150g    黄芩125g   桅子100g     

地丁125g    枳实90g    厚朴90g 

玄胡100g    姜50g      水半夏80g 

茯苓80g     焦白术125g 党参100g 

甘草50g。 

将上述各料粉碎成40-100后分装胶囊,每粒0.8g,当然也可根据需要用常规方法制成片或丸。 

实施例2,按下列组份和重量备料: 

黄莲150g   黄芩175g   桅子175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长义,未经朱长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4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