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4799.0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9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忠;潘和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集合 向下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制集合管拔制的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集合管为管件或管道连接件,其为在一根主管上各个位置拔制多个支管孔的管件,金属制集合管拔制的生产装置的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ZL200820120735.8的《一种集合管拉拔工艺的专用设备》,公开了一种集合管拉拔工艺的专用设备,包括能设置在主管内腔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缸端固定在主管内腔的固定座上,其中:液压油缸的杆体端连接有拔模;拔模的头端能配合定位在主管通孔的内孔壁上;位于主管通孔周边部分的体部配装有受温控设备控制的感应加热器。该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将设备放入主管内,由于受到设备及模具高度的限制,该设备可加工的集合管的规格大小也受到限制,通用性不强;而且该设备需要人工放入主管内,安装困难,而且定位精度不高,也限制其应用;最后该设备在使用时是位于主管内,主管与设备底座在工作时受力,主管会受油缸压力的影响而向外变形,所以该设备不适用薄壁、强度低的如有色金属等集合管的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广、拉拔效果好、定位尺寸精度高的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工作台、拔制液压油缸、固定支架、感应加热圈、拔制模具和固定块;拔制液压油缸设置在工作台下,在拔制液压油缸上方对应的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一拔制孔;拔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前端设有一环形凹槽;拔制模具上设有一连接孔,拔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前端穿过拔制模具的连接孔,由固定块卡入活塞杆前端的环形凹槽将拔制模具固定在活塞杆的前端,固定支架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感应加热圈设置在工作台的拔制孔周边的台面上。
在上述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中,固定支架在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的个数根据需拔制的集合管的大小和长短而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本发明采用下拔式工艺,集合管放置于工作台面上,定位准确、方便,成型后支管位置度尺寸精度高,由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提高50%以上。
2、本发明中的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拔制时只需将拔制模具放置于集合管主管内,大大扩大了可加工的集合管规格范围,可加工的集合管外径范围为89mm以上的中小口径,同时又能满足大口径集合管的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拔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拔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前端的环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工作台1、拔制液压油缸2、固定支架3、感应加热圈4、拔制模具5和固定块6;拔制液压油缸2设置在工作台1下,在拔制液压油缸2上方对应的工作台1的台面1.1上设有一拔制孔1.2;拔制液压油缸2的活塞杆2.1的前端设有一环形凹槽2.2;拔制模具5上设有一连接孔5.1,拔制液压油缸2的活塞杆2.1的前端穿过拔制模具5的连接孔5.1,由固定块6卡入活塞杆2.1前端的环形凹槽2.2将拔制模具5固定在活塞杆2.1的前端,固定支架3设置在工作台1的台面1.1上,感应加热圈4设置在工作台1的拔制孔1.2周边的台面1.1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将在管坯上开有支管拔制孔7的主管8放到固定支架3上,并使支管拔制孔7朝下和工作台1的拔制孔1.2对应;使拔制液压油缸2的活塞杆2.1穿过拔制孔1.2并通过支管拔制孔7伸入主管8内,将拔制模具5套装在活塞杆5.1前端,由固定块6卡入活塞杆2.1前端的环形凹槽2.2将拔制模具5固定在活塞杆2.1的前端,通过感应加热圈4对支管拔制孔7周边部位进行加热,在达到所需加热温度后启动拔制液压油缸2,使拔制液压油缸2的活塞杆2.1带动拔制模具5向下运动,拔制模具5挤压支管拔制孔7,使支管拔制孔7周边部位产生塑性变形,拔出与拔模尺寸相同的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4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嗪磷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轧机带材表面吸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