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跳椅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54619.9 | 申请日: | 201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D13/10 | 分类号: | A47D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52364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跳椅,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弹跳椅。
背景技术
对父母或照料者而言,幼儿弹跳椅(infant bouncer)是一种可以用来安置婴幼儿的非常实用的工作。现今幼儿弹跳椅于座椅左右两边各连接一弹性支撑架,再对所述座椅施以力量以让所述弹性支撑架产生弹性变形,进而达到使所述座椅作上下往复运动的弹跳效果。
然而,为达到稳定的弹跳效果,现今幼儿弹跳椅的结构往往较复杂,使得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另外,现今幼儿弹跳椅对于所述座椅相对于所述弹性支撑架的相对角度多无调整的功能,故在使用上仍有不便,例如当幼儿在所述座椅中躺着的角度需要调整时,父母或照料者通常仅能在所述座椅上垫上衣物或其他物件以改变幼儿躺着的角度,此举不仅幼儿难以感到舒适,并且也难以调整座椅至所需的角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其中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弹跳椅。所述弹跳椅利用简单的支撑结构即能实现弹跳功能,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弹跳椅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弹跳椅包含一座椅及一可提供弹性作动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座椅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含一底座及一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其连接所述座椅的一侧边部及所述底座,利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以使所述座椅能弹跳。显见本发明的弹跳椅的弹性构件仅需连接所述座椅的所述侧边部即能达到使所述座椅弹跳的功能,解决背景技术中一般的弹跳椅需以复杂的结构始能达到稳定弹跳的功能的难题。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跳椅,其除了具有简单的支撑结构以实现弹跳功能外,也提供使用者调整座椅与支撑结构相对角度的功能,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弹跳椅角度难以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的弹跳椅包含一座椅及一可提供弹性作动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座椅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含一底座及一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包含两个弹性连接件,所述两个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底座连接并且以一可调整相对角度的方式与所述座椅的相对的两侧边连接,利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以使所述座椅能弹跳。显见本发明的弹跳椅除具有弹跳功能外,并且采用所述可调整相对角度的方式,来连接所述座椅及所述弹性构件,例如所述弹性连接件通过一角度调整件与所述座椅连接,此异于背景技术中以固定的方式连接的习惯,却使得所述弹跳椅的所述座椅相对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相对角度得以被调整,解决背景技术中一般的弹跳椅难以调整座椅角度的问题。
如前述说明,本发明的弹跳椅除能解决背景技术中弹跳结构复杂、座椅角度难以调整的问题外,本发明的弹跳椅的简单的弹跳结构也有利于产品设计、生产且便于使用者收纳。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弹跳椅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弹跳椅的前视图;
图3为图2中弹跳椅沿X-X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及图5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弹跳椅的侧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弹跳椅的外观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弹跳椅的前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弹跳椅的外观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弹跳椅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中角度调整件沿Y-Y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角度调整件于释锁时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2、3、5、7 弹跳椅
12、72 座椅 14、54、74 支撑结构
76 角度调整件 122、722 架体
124、724 座布 126 固定座
128、129 顶篷件 142、542、742 底座
144、544、744 弹性构件 546 脚座
762 第一固定部 764 第二固定部
766 枢轴 768 定位齿轮
770 释锁件 772 容置空间
774 弹簧 1222 侧边部
1262 插槽 1264 固定件
1282 支撑件 1284、1292 顶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4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