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核心网故障数据二重联合线性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4371.6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6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庞素琳;汪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核心 故障 数据 二重 联合 线性 判别 方法 | ||
1.一种移动核心网故障数据二重联合线性判别方法,所述的移动核心网数据是TRAU话务量数据,其特征在于,通过研究移动核心网BSC的TRAU话务量曲线分布规律,对移动核心网故障数据进行判别分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确定离群曲线;
②设定风险警界线和数据突增临界线;
③建立三个类别数据点;
④建立二重联合线性判别模型;
⑤确定二重联合判别阀值;
⑥建立二重联合线性判别准则;
⑦判别分析TRAU话务量故障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核心网故障数据二重联合线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确定离群曲线具体为:找出偏离大部分TRAU话务量曲线的离群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核心网故障数据二重联合线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设定风险警界线和数据突增临界线具体为:找出某条异常曲线在所观测的时间范围内第一次达到的峰值,称之为最大承载量临界值,记为M,数据突增临界值C=M-α,其中取α为不大于该BSC最大承载量临界值M的的最大整数,即其中T为某一常数因子,且满足Tα≤M;直线TRAU=M为风险警界线,直线TRAU=C为数据突增临界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核心网故障识别二重联合线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建立三个类别数据点具体为:利用数据突增临界线和风险警界线将TRAU话务量数据分为三个类别:正常点类别,异常点类别和故障点类别,对任一TRAU话务量数据X,
所述异常点和故障点合称为广义异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核心网故障识别二重联合线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建立二重联合线性判别模型具体为:针对异常曲线,建立第一线性判别模型:
其中x表示TRAU话务量数据,μG是TRAU话务量数据总体G的均值,是正常点类别G1的均值,是广义异常点类别G2的均值,σG2是TRAU话务量数据总体G的方差;
建立第二线性判别模型:
其中y表示广义异常点数据,是异常点类别G21的均值,是故障点类别G22的均值,是广义异常点类别G2的方差;
故障识别二重联合线性判别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43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换处理方法和系统、中继装置以及基站
- 下一篇:一种数据匹配方法及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