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喷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53521.1 | 申请日: | 201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林贵人;宫泽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1J2/165 | 分类号: | B41J2/1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海红;周春燕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喷射 装置 | ||
2009年11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262803的整体公开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喷射装置,具体地涉及记录头的冲洗工作。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对记录纸(介质)喷射墨滴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广为所知。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存在着以下问题:由于墨从记录头的喷嘴蒸发所引起的墨的增稠和/或固化、尘埃的附着、进而气泡的混入等,在喷嘴中会发生堵塞,导致印刷不良。因此,通常,打印机在对记录纸的喷射之外,进行强制地使喷嘴内的墨排出的冲洗工作。
在扫描型的打印机中,使记录头移动到记录区域以外的区域而进行冲洗工作,但是在具备记录头被固定了的行式头的打印机中,不能在冲洗工作时使记录头移动。因此,例如,考虑向在记录纸的输送带的表面设置的吸收部件排出墨的方法(专利文献1:特开2005-119284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会产生下述问题:由于在输送带上与记录纸的尺寸一致地以等间隔配置有多个吸收件,所以在冲洗时必须以记录纸间的间隙为目标喷射墨,会对记录纸的尺寸和/或输送速度产生制约。此外,如果对平面形状的吸收件进行冲洗,则由于与墨滴的排出相伴的风压,雾状的墨会扩散,也有可能污染记录纸和/或输送带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几种方式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实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在短时间进行清洗(冲洗)工作的流体喷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几种方式提供了以下的流体喷射装置。
即,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具备流体喷射头,该流体喷射头具有排列有多个喷嘴的开口端的喷嘴面并从该喷嘴对介质喷射流体,该流体喷射装置进行从前述喷嘴向吸收流体的吸收部件喷射流体的冲洗工作,其中:前述吸收部件,是沿着喷嘴列延伸的线状部件,该喷嘴列通过将多个前述喷嘴排列为直线状而成;该流体喷射装置至少具备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前述吸收部件在冲洗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冲洗位置与前述喷嘴相对,所述退避位置向与前述流体喷射的方向相反方向从前述喷嘴面退避开。
前述流体喷射头,可以沿着与前述喷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的前述介质的输送方向,隔开预定的间隙而配置多个,前述退避位置可以设定于前述间隙。
此外,前述移动机构,可以包括使前述吸收部件与前述喷嘴面平行地移动的第一移动部件和使前述吸收部件在前述喷嘴面与退避位置之间上下运动的第二移动部件。
前述第二移动部件,可以包括滑动旋转体,该滑动旋转体具有从前述喷嘴面向前述退避位置倾斜的倾斜面,若该倾斜面与前述吸收部件接触,则前述滑动旋转体通过前述第一移动部件所形成的前述吸收部件的移动力而旋转。
此外,前述第二移动部件,可以包括从动旋转体,该从动旋转体具有在前述吸收部件从前述冲洗位置向前述退避位置的正下方移动时,与前述吸收部件的一部分嵌合的嵌合沟,若该嵌合沟与前述吸收部件嵌合,则前述从动旋转体通过前述第一移动部件所形成的前述吸收部件的移动力而旋转。
此外,前述第二移动部件,可以是上下运动部件,该上下运动部件在前述吸收部件从前述冲洗位置向前述退避位置的正下方移动时,保持该吸收部件的一部分,向与前述流体喷射的方向相反方向将前述吸收部件撑起至前述退避位置。
前述移动机构,可以是摇动部件,该摇动部件在前述流体喷射头的前述喷嘴列的延伸方向的两侧支持前述吸收部件,沿着连结前述退避位置与前述冲洗位置的圆周面,使前述吸收部件进行圆周运动。
此外,也可以具备第二移动机构,其通过卷绕旋转体的旋转驱动,使前述吸收部件在延伸方向移动。
前述第二移动机构,可以在前述退避位置使前述吸收部件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的底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仰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及冲洗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看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和冲洗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吸收部件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部件的工作的俯视图以及剖面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部件的退避位置的俯视图以及剖面图。
图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收部件的运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收部件的运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3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