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52565.2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仙;丘泰;杨建;郭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锆 陶瓷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A氧化锆注凝成型浆料的制备
将单体、交联剂溶于水中,制备预混液,加入分散剂,调节pH值至7~10,再加入氧化锆粉体,分散后得到浆料,浆料的体积固含量为48~58%;
B凝胶固化
将上述浆料加入引发剂,经一次真空脱泡后注入模具中,加热固化成型,脱模干燥后干燥得到干坯;
C烧结
将得到的干坯按升温速率为0.5~5℃/h,升到250-550℃保温0.5-2小时,再按升温速率为0.5~5℃/h,升温至1400~1600℃保温0.5~6小时,烧结成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预混液中单体的质量含量为5%~35%;交联剂的加入量为单体质量的0.1~20%;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氧化锆粉体质量的0.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或甲基丙烯酰胺(MAM)中的一种;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分散剂为磷酸盐螯合物、羧酸钠或聚丙烯酸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粉体的一次粒径为50~1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或者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AIBI);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单体质量的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真空脱泡的真空度为-0.07~-0.15MPa;固化温度为20-80℃,固化时间为25~90min;干燥温度为20~70℃,相对湿度为10~100,干燥时间为20~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5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