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2124.2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公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65 | 分类号: | B41J2/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喷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喷射装置,详细而言涉及到记录头的冲刷工作。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使墨滴对记录纸(介质)喷射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墨式打印机(下面称为“打印机”。)已为众所周知。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因墨液从记录头的喷嘴蒸发导致的墨液增粘或固化、尘埃的附着以及气泡的混入等,在喷嘴处发生堵塞,引起印刷不良。因此,通常打印机要不同于对记录纸进行的喷射地,进行使喷嘴内的墨液强行排出的冲刷工作。
在扫描式的打印机中,使记录头向记录区域以外的区域移动来进行冲刷工作,但是在具备记录头已固定的行式喷头的打印机中,无法在进行冲刷工作时使记录头移动。因此,例如可以考虑朝向在记录纸的输送带表面所设置的吸收部件排出墨液的方法(特开2005-119284号公报)。
但是,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因为在输送带上多个吸收部件对应于记录纸的尺寸以等间隔配置,所以在冲刷时必须瞄准记录纸间的间隙来喷射墨液,而出现在记录纸的尺寸和/或输送速度上发生限制这样的问题。另外,若对于平面形状的吸收部件进行了冲刷,则因伴随墨滴排出的风压而使雾状的墨液飞散,还有可能将记录纸和/或输送带上弄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几个方式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在短时间内进行清洁(冲刷)工作的流体喷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几个方式提供了如下的流体喷射装置。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具备流体喷射头,该流体喷射头具有由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列,并且对介质喷射流体;该流体喷射装置能够进行从上述喷嘴朝向吸收流体的吸收部件喷射流体的冲刷工作,其特征为,上述吸收部件是沿着上述喷嘴列延伸的线状部件,具备:第1移动机构,其使上述吸收部件在退避位置和与喷射方向重叠的冲刷位置之间,沿着与上述喷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上述退避位置是上述吸收部件从由上述喷嘴喷射出的上述流体的上述喷射方向退避的位置;和收置部,其形成于上述流体喷射头,在上述退避位置处收置上述吸收部件。
优选的是,上述第1移动机构使上述喷射方向上的上述吸收部件与上述流体喷射头的相对位置产生变化。
上述收置部只要是由下述突条划分出的区域就可以,该突条从流体喷射头的喷嘴面朝向上述喷射方向突出,沿着上述喷嘴列的延伸方向延伸。
另外,上述突条从上述喷嘴面突出的突出高度与上述吸收部件的截面的直径相同或者比其大即可。
上述收置部只要是沿着上述喷嘴列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形成于流体喷射头的喷嘴面的凹部,就可以。
另外,上述凹部从上述喷嘴面开始的深度与上述吸收部件的截面的直径相同或者比其大即可。
优选的是,还具备第2移动机构,其通过旋转体的旋转驱动,使上述吸收部件按延伸方向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记录头单元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记录头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盖帽(cap)单元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冲刷单元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吸收部件的冲刷位置的俯视图及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吸收部件的退避位置的俯视图及截面图。
图8是表示记录头其他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具备的吸收部件的模式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工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工作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记录头单元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吸收部件的冲刷位置的俯视图及截面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吸收部件的退避位置的俯视图及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吸收部件的退避位置的俯视图及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流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还有,在下面的附图中,为了将各部件形成为可辨认的大小,所以适当变更了各部件的比例尺。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说明作为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一例的喷墨式打印机(下面简称为打印机)。
(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