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汇聚方法及其在加热和照明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1996.7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孝;邓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忠孝 |
主分类号: | G02B19/00 | 分类号: | G02B19/00;G02B7/182;G02B7/198;F24J2/02;F24J2/00;F24J2/46;F24J2/54;F21S11/00;F21V7/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汇聚 方法 及其 热和 照明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汇聚方法及应用,特别是一种太阳能汇聚方法及其在加热和照明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渐减少,以及其使用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开发一种新的清洁能源是人们开发的重点,地热、风能、潮汐以及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热、风能和潮汐能通常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不能作为普遍能源而得到应用,唯独有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被人们广泛应用,目前,人们对太阳能的应用通常仅限于烧水洗澡及发电,并未使其得到充分利用,究其原因,是太阳光比较分散,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不足以作为热源来利用,如何将太阳能进行汇聚,使人们利用太阳能的重点。虽然在小学课本中就已经提到,利用一个锅形的东西将太阳光反射到一点用于做饭,但其只是一种设想而已,并不切合实际,如果反射锅面积小的话,那么汇聚的能量少,不足以使用,如果反射锅面积大,那其汇聚的点必然会很高,将无法炒菜做饭,这是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所以,进二十年来并未见此类东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应用不够充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太阳能汇聚方法及其在加热中的应用,其利用一个大的采集盘将平行太阳光汇聚到一点处,再通过一个反射盘将汇聚的太阳光反射成平行光,至采集 盘后面,对其进行利用,解决上述矛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汇聚方法,其该方法为设有一个能将太阳能汇聚的汇聚装置,所述的汇聚装置包括一个轴切面呈抛物线的采集盘和一个轴切面呈抛物线的反光盘,采集盘和反光盘的开口方向一致,采集盘底部中间位置开有透光孔,反光盘直径小于采集盘直径,采集盘内表面为反光面,反光盘外表面为反光面,平行太阳光直射到采集盘内表面上,经过采集盘反射、汇聚后,照射到反光盘的外表面上,由反光盘将汇聚的太阳光反射后,经过透光孔投射到采集盘另一面使用。
一种如上述的太阳能汇聚方法在加热中的应用,采集盘后面固定设有用于放置锅灶的支撑台,支撑台对应于采集盘上的透光孔设置,使穿过透光孔的汇聚太阳光能够照射到支撑台上的锅灶,对锅灶进行加热。
一种如上述的太阳能汇聚方法在加热中的应用,采集盘后面固定设有加热槽,加热槽对应于采集盘上的透光孔设置,使穿过透光孔的汇聚太阳光能够照射到加热槽,对加热槽内的物质进行加热。
一种如上述的太阳能汇聚方法在照明中的应用,采集盘和反光盘的轴切面的焦点相重合,在透光孔后面对应于透光孔设有光纤或第一反光镜,当透光孔后面设有光纤时,利用光纤将透光孔透过的光引致需要照明处,进行照明;当透光孔后面设有第一反光镜时,第一反光镜将透光孔透过的光反射成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光,并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二反光镜将透光孔透过的光引致需要照明处,进行照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采集盘和反光盘的轴切面的焦点相重合,或者,采集盘的轴切面焦 点略比反光盘的轴切面焦点靠内侧。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有一个旋转基座,汇聚装置安装在旋转基座上,旋转基座带动汇聚装置转动,使反光盘时刻朝向太阳。
所述的旋转基座底部为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平面轴承,平面轴承上安装有水平转盘,第一电机驱动水平转盘转动;水平转盘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通过转轴安装有垂直转盘,垂直转盘垂直于水平转盘设置,采集盘安装在垂直转盘上,第二电机驱动垂直转盘转动。
所述的水平转盘外部设有轮齿,第一电机转子上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水平转盘相啮合。
所述的垂直转盘外部设有轮齿,第二电机转子上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垂直转盘相啮合。
所述的采集盘后面固定设有反光镜,将汇聚的太阳光反射到锅灶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改变了常规技术中通过透镜对太阳光汇聚的方法,利用两个轴切面呈抛物线的圆盘对太阳光进行汇聚,将分散平行的太阳光转换成汇聚平行的太阳光,再利用其进行加热、照明等,可以很好的对太阳能加以利用,为太阳能利用的研究提出了重要的研究参考方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发明在使用时,其受光体可固定不动,给使用和设计带来很大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照明时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忠孝,未经李忠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1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