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和无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1194.6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旷;陈岩;章国俊;何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4W88/02;G06F3/04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镇江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无线连接 装置 无线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和无线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蓝牙、Wi-Fi P2P、UWB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变得普及。诸如蓝牙、Wi-Fi P2P、UWB等近距离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技术也日趋显现出重要性。
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如手机、MP4播放器、膝上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无线电视等近距离无线终端的使用者往往处于一个相距几十米甚至几米的比较小的范围内。
为了防止未被授权访问某无线终端的用户非法访问该无线终端,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之间要建立认证的无线连接。它一般是通过如下的过程:(a)查找用于连接的目标无线设备;(b)在目标无线设备和本无线设备之间进行配对。(a)主要解决确定连接目标的问题。(b)主要解决认证的问题。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在近距离无线终端间建立认证的无线连接的一般过程。
假定无线设备B 102需要与无线设备A 101建立认证的无线连接。
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范围内,每一无线设备都广播自己的设备ID。这样,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范围内中的其它无线设备都能收到该广播的设备ID。如SA01所示,无线设备A广播自己的设备ID。
无线设备B 102接收到广播的设备ID后,将其存储在自己的设备ID列表中。在SB01,无线设备B 102在设备ID列表中搜索自己需要连接的无线设备A 101的设备ID,并发连接请求给无线设备A101。此时相当于(a)的过程已完成。
在SA02,无线设备A 101生成密钥,并向无线设备B 102发送显示“输入密钥”的指令。
在SB02,无线设备B 102显示“输入密钥”。由于无线设备B 102的用户与无线设备A 101的用户处于同一近距离通信范围内,因此向无线设备A 101的用户索要密钥,并将其输入到无线设备B 102中。无线设备B 102将输入的密钥发送到无线设备A 101。
在SA03,无线设备A 101验证生成的密钥与接收到的密钥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表明相当于(b)的配对过程已成功,从而在无线设备A 101和无线设备B 102之间建立起物理连接。如果不一致,返回到SA02。
通过上述过程,如果无线设备B 102的用户没有经过无线设备A101的用户的授权,其就不能得到无线设备A 101生成的密钥,从而不能访问无线设备A 101。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在近距离无线终端间建立认证的无线连接的方式有如下两个缺点:
首先,在(a)中,无线设备B 102在设备ID列表中搜索目标设备ID时,显示屏上会显示无线设备B 102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范围内接收到的所有设备ID,如图2所示。这有可能带来如下问题:
1.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范围内接收到的所有设备ID太多,导致过长的设备ID列表,不利于查找;
2.由于设备ID由无线设备自己命名,所以在设备ID列表中可能会有代表不同无线设备的相同的设备ID,导致无法识别哪一个是目标无线设备的设备ID,如图2中的THINKSTATION;
3.设备ID列表中可能会有可读性差的长ID,不便于用户记忆和查找,如图2中的artest michale Johnson chemical professor artest’s MacBook Pro;
4.设备ID列表中可能会有无意义的ID命名,不便于用户记忆和查找,如图2中的AV57384579100179478。
另外,在(b)中,由于无线设备B 102的用户为了访问无线设备A 101必须事先得到无线设备A 101生成的密钥,并将其输入到无线设备B 102,因此增加了用户的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的在近距离无线终端间建立认证的无线连接的方式比较复杂,不便于用户操作,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增加在近距离无线终端间建立认证的无线连接时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操作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1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