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钉锤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50747.6 | 申请日: | 201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3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燕;孙根;范晓云;赵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C1/06 | 分类号: | B25C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钉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钉锤,尤其是一种电动的打钉锤。
背景技术
打钉锤是一种手持式工具,其通过安装在机壳内的电机通过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与设置在打钉锤头部的击钉销连接,从而可在开关的控制下,将电能转换为往复运动的机械能。
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88827.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将电机旋转先转换为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再借助脱扣机构释放压缩弹簧,从而产生冲击力的打钉枪。该打钉枪虽然利用弹簧蓄能,实现了对钉子的瞬间击打,但只能逐次单击,无法连续击打,因此长期使用的工作效率依然不高,此外,其电机处于枪头下方的机壳中,与手柄完全隔开,依然存在结构不紧凑的问题。
中国专利CN 101367206B揭示了一种具有敲击钉子功能的打钉枪,其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固定在旋转轴上的冲击轮,冲击轮的外缘凸起部分切向锤击击钉销,击钉销击打钉子实现打钉功能。但是其撞击力小,撞击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锤击力大、锤击效率高的打钉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钉锤,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击钉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击钉装置的往复运动,所述击钉装置包括由传动机构驱动而压缩展开的气簧以及由气簧驱动往复运动的撞锤。
优选的,所述击钉装置包括由传动机构驱动往复运动的气缸,所述气簧位于气缸和撞锤之间。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驱动轴以及安装在驱动轴上的摆杆机构,所述摆杆机构与气缸连接并带动气缸进行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摆杆机构可沿驱动轴轴向在两个位置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所述摆杆机构被限制带动气缸的往复运动;在第二位置,所述摆杆机构能够带动气缸进行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击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气缸内并在气缸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撞锤,以及可选择的受撞锤往复撞击的击钉销。
优选的,所述击钉销上设有限制击钉销转动的止转销。
优选的,所述摆杆机构和击钉销之间设有可沿驱动轴轴向运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可滑动的连接在击钉销上,另一端轴向作用于摆杆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上固定有第一离合件,所述摆杆机构上固定有第二离合件,所述第二离合件可被偏压于所述第一位置,此时所述第二离合件与第一离合件分开;所述第二离合件能够克服偏压力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此时所述第二离合件与第一离合件啮合。
优选的,所述击钉销上远离撞锤的一端套设有受偏压力作用的护套,所述护套凸出于击钉销远离撞锤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曲柄,所述曲柄与气缸连接并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气缸的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打钉锤通过采用带有气簧的击钉装置,可以增大锤击力、提高锤击效率,而且机壳内的元件合理排布因而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实现对一颗钉子的连续高效敲击,有效地避免了在某些工作环境下使用一次性射入型打钉枪无法射入钉子的麻烦;同时本发明的打钉锤在空载的时候限制气缸往复运动,从而确保了较高的可靠性,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打钉锤处于空载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打钉锤处于负载状态的剖视图。
图3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打钉锤的传动机构和击钉装置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其中,
1.机壳 2.电机 3.开关
4.电池包 5.传动机构 6.击钉装置
7.连杆 10.手柄 11.锤头部
15.指示灯 21.电机轴 51.第一锥齿轮
52.第二锥齿轮 53.驱动轴 54.球头
55.滚动件 56.摆杆 71.底端
72.臂 73.腰形孔 75.销
60.气缸导向套 61.气缸 62.撞锤
63.击钉销 90.压盖 92.弹簧
93.第一离合件 94.第二离合件 95.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0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