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50332.9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芝;胡学芳;李文康;梁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66 | 分类号: | C09K11/6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 地址: | 5290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红色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深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照明光源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照明光源的显色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一些特种行业及场所,对照明光源的显色性要求更加严格。例如印染业、彩色印刷业所使用的荧光灯,不仅要求一般显色指数Ra>95,而且R9~R14各特殊显色指数也要求>90。另外有一些地区对R9(饱和红色)要求其≥45。因此,提光源的显色性,开发高显色性光源不仅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光源的显色性取决于其发射光谱。白炽灯和日光光谱由于在380~780nm可见光范围内连续都有辐射,显色指数很高,Ra可达100。而其他光源由于缺少某些范围光谱的发射,显色指数Ra达不到100。例如现在广泛应用的三基色荧光灯中,缺少480~520nm的蓝绿光及>620nm的红光发射,而公认的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下一代照明光源白光LED固态照明光源也存在需要提高显色指数的问题。
研究表明:要提高光源显性,需要增加荧光粉发射光谱中480~520nm蓝绿光及>620nm的红光。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展了许多研究,已开发出多种红色发光材料,如CN200910155305.9、CN200910309902.2、CN200910218693.0等,公开了各种不同组成的红色发光材料,在这些文件中,同时公开了各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发光材料也各不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红色发光材料,其组成式为:Mg4-aZnaGe1-bMb(O1-c+F2c)6:dMn,其中M为Si,Sn中至少一种,0.1≤a≤1.0,0.001≤b≤0.5,0.001≤c≤0.1,0.001≤d≤0.1。
上述深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原料混合均匀,装入坩埚,在1000~1300℃下高温灼烧1~4小时;
2) 将烧结物破碎、研磨、过筛;
3) 加入助熔剂,混合研磨均匀;
4) 将研磨均匀的物料,在900~1100℃再次灼烧3~12小时;
5) 破碎、洗涤、烘干,得到发光材料。
优选的,助熔剂的添加量为过筛物总质量的0.1~5%,助熔剂为NH4F。
本发明的深红色发光材料,在200~450nm紫外—蓝光宽激发带有效地激发,并发射620~700nm的深红色光。用于荧光灯,可吸收部分汞的可见谱线,也增加了波长大于620nm的深红色光谱,提高了灯的显色指数,特别能提高R9(饱和红色)。应用于蓝光、近紫外光LED上,结合其他荧光粉可得到白光LED,也可有效地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性。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红色发光材料,性能稳定,发光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样品的XRD粉末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样品的激发光谱。
图3为实施例1的样品的发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深红色发光材料,其组成式为:Mg4-aZnaGe1-bMb(O1-c+F2c)6:dMn,其中M为Si,Sn中至少一种,0.1≤a≤1.0,0.001≤b≤0.5,0.001≤c≤0.1,0.001≤d≤0.1。
上述深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原料混合均匀,装入坩埚,在1000~1300℃下高温灼烧1~4小时;
2) 将烧结物破碎、研磨、过筛;
3) 加入助熔剂,混合研磨均匀;
4) 将研磨均匀的物料,在900~1100℃再次灼烧3~12小时;
5) 破碎、洗涤、烘干,得到发光材料。
优选的,助熔剂的添加量为过筛物总质量的0.1~5%,助熔剂为NH4F。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0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