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功能的注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岩土工程结构构件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50181.7 | 申请日: | 201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钟;张义;杨松;马利军;卢璟春;贾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15/04;E02D3/12;E02D35/00;E02D37/00;E02D5/44;E02D5/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吴忠仁 |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兼有 排气 浆液 回流 功能 装置 使用 岩土 工程 结构 构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功能的注浆装置,包括同轴相向间隔布置的上套筒组件(100)和下套筒组件(200),一个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固定在所述上套筒组件(100)和下套筒组件(200)之间,一根注浆管自所述上套筒组件(100)的上盖板(101)穿过并伸入到所述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中,至少一根锚筋(13)穿过所述上套筒组件(100)的上盖板(101)、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和下套筒组件(200)的承载盘(201),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承载盘(2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由通过活接头(3)连接在一起的内注浆管(2)和外注浆管(1)组成,自所述上套筒组件(100)的上盖板(101)穿入并伸入到所述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中的注浆管为内注浆管(2),所述内注浆管(2)自下而上装有一个气动单向阀(4)和至少一个液动单向阀(5),在所述上套筒组件(100)和下套筒组件(200)内至少有一根立管(6)沿轴向方向固定在所述上盖板(101)和承载盘(201)之间,所述上盖板(101)的上通孔(103)和承载盘(201)的下通孔(203)与所述立管(6)的内孔相通,穿过所述上盖板(101)和承载盘(201)的锚筋同时穿过所述立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功能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6)为2~6根,所述内注浆管(2)位于所述上套筒组件(100)和下套筒组件(200)的中轴线上,所述承载盘(201)底部装有保护帽(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功能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01)上装有排气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功能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接头(3)包括与所述内注浆管(2)顶端相连的母扣段(32)和与外注浆管(1)底端相连的公扣段(31),所述母扣段(32)与公扣段(31)之间装有密封圈(37),所述公扣段(31)包括过渡接头(33),其上对称的安装有两个卡扣(34),每个所述卡扣(34)的头部装有带钢丝绳的拉环(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功能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扣(34)头部相对位置用围绕所述过渡接头(33)外壁的两根拉力弹簧(36)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功能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动单向阀(5)为2个,每个液动单向阀(5)由对称设置在所述内注浆管(2)管壁上的多个溢浆孔(52)和套装在溢浆孔(52)管段上的弹性套(51)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功能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的两端是用相互垂直布置的一对卡箍(7)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套筒组件(100)的筒体(104)和下套筒组件(200)的筒体(20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功能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11)由壳体(8)和填充在壳体(8)和上盖板(101)排气孔内的海绵体(9)及装在壳体(8)顶部的弹性密封盖(10)组成。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3和5至8之一所述的注浆装置的岩土工程结构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层内打一定深度的钻孔(12);
2)用真空泵抽出所述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内的空气,使之收紧至安装状态;
3)通过所述活接头(3)连接内注浆管(2)和外注浆管(1),然后将注浆装置沉放至钻孔(12)内预设位置;
4)用砂浆泵向所述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内注入高压水泥浆,并保压一定时间,通过所述排气阀(11)排出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内残留的空气;
5)通过控制活接头(3)使外注浆管(1)与内注浆管(2)分离,在提升外注浆管(1)的同时通过砂浆泵继续向钻孔(12)内压力注浆,并充填灌注浆液至孔口,再将外注浆管(1)提出孔口。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浆装置的岩土工程结构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层内打一定深度的钻孔(12);
2)用真空泵抽出所述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内的空气,使之收紧至安装状态;
3)通过所述活接头(3)连接内注浆管(2)和外注浆管(1),然后将注浆装置沉放至钻孔(12)内预设位置;
4)用砂浆泵向所述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内注入高压水泥浆,并保压一定时间,通过所述排气阀(11)排出折叠式膨胀挤压筒(50)内残留的空气;
5)通过控制活接头(3)使外注浆管(1)与内注浆管(2)分离,在提升外注浆管(1)的同时通过砂浆泵继续向钻孔(12)内压力注浆,并充填灌注浆液至孔口,再将外注浆管(1)提出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01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