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纵波-面波速度比值法划分基岩风化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9832.0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麟峰;熊建华;李志强;张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波 波速 比值 划分 基岩 风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纵波-面波速度比值法划分基岩风化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对岩石风化带的划分主要有RQD分类、岩体质量Q系统分类、节理岩体RMR分类以及岩体质量指标RMQ分类,这些划分方法主要建立在钻探、人眼观察、敲击声音等基础上,缺少一种相对固定的标准,容易造成偏差。而在孔中实施原位测试,则需要钻探配合,难以满足面积性勘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纵波-面波速度比值法划分基岩风化带的方法。
本发明纵波-面波速度比值法划分基岩风化带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在地表布置地震排列图:
①O1~O18:为激发炮点,O4~O15等间距布置,间距大小与R1~R12间距一致,O1~O3、O15~O18间距大小根据地层情况确定;
②R1~R12:为4Hz接收检波器、等间距布置,间距一般为1米;
③R1~R12与O4~O15的接收、激发点重合;
④R1~R12通过电缆与地震仪相连接;
⑤依次激发O1~O18地震仪共接收18炮地震信息;
(2)对地震排列进行折射波反演,初步划分地层,确定地层的纵波速度VP;
(3)对地震排列进行瑞雷波反演,初步划分地层,确定地层的瑞雷波速度为VR;
(4)根据VP/VR=K值,划分岩石的风化带是强风化、中风化、还是微风化。
所述步骤(1)-①中O1~O3、O15~O18间距大小确定方法如下:
a.采用展开排列法区分有效波和干扰波,展开排列的长度为实际记录长度的4-6倍;
b.通过展开排列分析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确定O1~R1、R12~O18的距离,该距离即为最大偏移距,O2至R1的距离、O17至R12的距离取最在偏移距的一半。
根据钻孔波速资料统计,K值取值按下表进行:
纵波-面波速度比值法划分基岩风化带的方法的优点是:
①激发一次,纵波、面波同时接收,达到物探综合勘察的目的可降低地层勘探的成本60%以上;
②对岩土工程勘察施钻困难的地方,可灵活地布置地震排列,解决地层划分的问题;
③经过对大量的孔中波速测试资料的统计,可准确确定K值,并以此为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标准;
④该方法是一种面积型勘察方法,从宏观上看信息丰富,比钻探更具全面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9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