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48831.4 | 申请日: | 201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4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富;郭锋利;许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邦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9/08 | 分类号: | C12N9/08;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赵枫 |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氧化物 岐化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 简称SOD)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平衡机体内的氧自由基,己成为化学及生物化学研究领域中热门的研究课题。作为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洁剂,SOD在防辐射、抗衰老、消炎、抑制肿瘤和癌症、自身免疫治疗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对于SOD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到现在为止,人们已从细菌、原生动物、藻类、霉菌、植物、昆虫、鸟、鱼类和哺乳动物等生物体内分离得到SOD,因此现在工业上人们提取SOD的来源也比较广泛,包括了动物,植物和多种微生物。由于微生物容易培养,来源不受限制,因此相在人们更青睐于利用微生物制备SOD。但细菌酶在基因表达后缺乏真核生物的修饰步骤,因此在实践中应用没有真核生物来源的SOD对人类健康生活效果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应用一种丝状真菌作为SOD的生产菌,在菌生长达到平台期后,加大通氧量面诱导SOD大量表达。具体过程如下:
一种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制备方法,包括种子培养、紫红曲发酵、菌体破碎、粗酶获得及酶精制,具体为:菌体的培养,然后高通氧诱导酶表达,均质机破除菌体,70%硫酸铵沉淀, Sephdex G-25胶盐,制得超氧化物岐化酶。
所述种子培养采用丝状真菌,菌种保藏号为CGMCC 3.5833。
所述紫红曲发酵-为在28℃条件下培养紫红曲,菌体生长到达平台期后,加大通氧量30-50% 2-4小时,使酶表达,然后收集,得到培养菌液
所述培养菌液过滤后,经均质机破除菌体,加入pH 5.5-6.5的0.05 mol/L的Tris缓冲液,于4-10度快速振荡10分钟,让酶液完全与残余菌体分离溶解于缓冲液中,过滤去除菌体,上清液加入硫酸铵使最终浓度达到70%,搅拌2小时使酶沉淀,离心,得到粗酶。
所述粗酶经 Sephdex G-25柱层析,分步收集,得超氧化物歧化酶。
所述超氧化物歧化酶用奈氏试剂检测脱盐的SOD酶液,用NBT光化还原法测定SOD活性。
奈氏试剂的配制:
将10g碘化汞和7g碘化钾溶于10ml水中,另将24.4g氢氧化钾溶于内有70ml水的100ml容量瓶中,并冷却至室温。将上述碘化汞和碘化钾溶液慢慢注入容量瓶中,边加边摇动。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2天后使用。试剂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置暗处。
硫酸铵测定:
配制已知浓度标准硫酸铵溶液;以此系列硫酸铵溶液中加入奈氏试剂在420nm处比色,绘制标准曲线,以此为基础,得出待测液中硫酸铵含量。
NBT光化还原法测定SOD活性
在盛有3 mL反应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SOD 酶液,混匀后放在试管架上。5500 光照度下照光15 min 后,取出试管,采用UV2755B 紫外分光光度计迅速测定OD560值。以不加酶液(用相同体积的缓冲液代替)的反应液试管照光为最大还原管,不照光的作空白管。SOD 活性计算, 以能抑制NBT光还原反应50%的酶量为1 个酶活单位(U) ,酶活性以U/mg蛋白表示,按公式SOD活性=[(ODmax - OD560 ) /ODmax]/[(50 %) ×3 mL反应混合液中加入的蛋白质的量(mg) ]计算酶活。
本发明相对于目前技术来说具有酶表达量及回收率高,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是紫红曲生产制备SOD工艺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该专利,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种子培养:
配制种子培养基(葡萄糖30 g、豆粉20 g、甘油70 g、蛋白栋2 g、NaNO3 2 g、MgSO4 1 g、水1000 mL)300 mL,置于1000 mL三角瓶中,在1.1kg/cm2压力下灭菌30 分钟, 然后按10%(v/v)接种pH3-5的吐温洗下的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 Went. ,菌种保藏号为:CGMCC 3.5833)斜面的培养物菌悬液。于28°摇瓶200转/分钟培养3-4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邦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邦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8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长短的内孔熔覆头
- 下一篇:一种吴茱萸碱的超临界萃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