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48297.7 | 申请日: | 201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陈南宁;韩志勇;韩培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B21B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耳环 销轴锁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锁紧装置,尤其是一种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轧机的轧制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轧辊的形状来达到对轧制的钢板板形和凸度的控制,对此,以往主要是通过弯辊技术来控制板形,但由于弯辊技术对板形的板凸度的控制范围有限,通常只能在0.1mm左右,轧制出钢板板材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为解决该问题,人们研制出了窜辊技术,即通过控制使工作辊在轴向进行窜动,从而达到在轧制过程中控制板形,提高板形质量的目的。
由于工作轴的频繁窜动,而加速了工作辊的磨损,为了保证钢板的质量需频繁的更换工作辊。而目前公知的轧机窜辊机构主要是液压缸通过耳环销轴连接轧辊并且驱动轧辊窜动,这就使得在更换工作辊时,需要经常的插拔连接液压缸耳环和工作辊轴头的销轴。如图1、2所示,该公知结构是通过将销轴6穿入液压缸耳环5和工作辊轴头的通孔内,并通过螺母7固定。当需要更换工作辊时,则通过扳手等工具旋松螺母7,卸下销轴6,将液压缸耳环1与工作辊脱开,这样操作比较麻烦。
为此,中国专利第200820110672.8号,公开了一种“轧机工作辊窜辊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窜辊液压缸,分别与两个窜辊液压缸联接的顶杆和旋转机构;窜辊液压缸的缸杆上套装有接头,在缸杆端部安装有缸杆接头,顶杆与接头联接。该装置通过旋转机构使具有T形头的顶杆旋转,而使顶杆能够根据需要与工作辊进行勾连或脱开。虽然该装置提高了液压缸与工作辊的连接或脱开的速度,减少了工作辊的换辊时间,但需要增加一个旋转机构,从而使窜辊机构变得较为复杂,不但增加了设备的体积,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制造和维护成本。
本案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工作的经验和知识,为克服上述公知技术的存在的缺陷,经过艰苦的研发,开发出本发明的既不需要其它辅助工具进行拆装液压缸耳环销轴,又能满足现有设备的结构进行改造的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它不仅易于对液压缸耳环销轴的更换,而且节省了更换销轴的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包括:液压缸耳环,贯穿所述液压缸耳环的销轴,其中,所述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进一步还具有一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一卡合部,所述卡板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能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液压缸耳环的一侧,另一端为可动端,所述可动端能以所述固定端为中心进行旋转,该可动端上具有一弹性定位件;所述销轴的一端设有一环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卡板的卡合部相配合,所述卡板能卡合于所述销轴的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卡板的固定端具有第一连接孔,该第一连接孔内设有衬套,一螺栓穿过所述衬套与所述液压缸耳环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定位件为能沿所述销轴轴向弹性伸缩的弹性定位销。
如上所述的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卡板的可动端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弹性定位销设置在该第二连接孔内。
如上所述的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定位销具有:弹簧套筒,所述弹簧套筒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定位销杆穿套于所述弹簧套筒内,一端为能凸伸出所述弹簧套筒顶抵于所述液压缸耳环的定位端,另一端为凸伸出所述弹簧套筒的控制端,且所述定位销杆上设有凸缘;弹簧套设在所述定位销杆上,并容置在所述弹簧套筒内,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弹簧套筒,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定位销杆的凸缘。
如上所述的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定位销杆的控制端设有手柄套。
如上所述的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其中,设有所述卡板一侧的所述液压缸耳环上具有至少两个定位孔,该两个定位孔距所述卡板的固定端的距离相等,且所述弹性定位件能卡合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
如上所述的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卡合部为与所述凹槽的弧度相配合的弧弯形。
本发明提出的液压缸耳环销轴锁紧装置,其特点及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8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玻璃旧砂再生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氨氮饱和后的沸石的再生装置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