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及电子装置的冷却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47310.7 | 申请日: | 201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冷却系统 电子 装置 冷却 方法 | ||
1.一种服务器的冷却系统,适用于至少一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包括有:
至少一散热器及至少一冷却板,分别设置于该服务器机柜;
一冷却总成,该冷却总成具有一第一储槽,该第一储槽装载有一第一冷却流体,该第一储槽与该散热器相互连接;
一第二储槽,装载有一第二冷却流体,该第二储槽与该冷却板相互连接;以及
一热交换器,分别连接于该散热器及该冷却总成,且该热交换器还分别连接于该冷却板及该第二储槽;
其中,该第一冷却流体流通至该散热器内,并进入该热交换器,以构成一第一冷却回路,该第二冷却流体流通至该冷却板内,并进入该热交换器,以构成一第二冷却回路,且该第二冷却回路并未与该第一冷却回路相互连通;
其中,该第一冷却流体与该第二冷却流体于该热交换器内进行热交换,使该第二冷却流体的温度下降,并且降低该第二冷却流体回到一设定温度所需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总成包含:
一冷却塔,分别连接于该热交换器及该第一储槽,该第一冷却流体流通至该冷却塔内进行冷却,并输送该冷却流体回流至该第一储槽;以及
一第一泵,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储槽及该散热器,该第一泵抽引位于该第一储槽内的该第一冷却流体流入该散热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总成还包含一冰水机,与该热交换器及该冷却塔相连接,该冰水机接收该热交换器所流动的该第一冷却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第二泵,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储槽及该冷却板,该第二泵抽引位于该第二储槽内的该第二冷却流体流入该冷却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冷却流体为水,该第二冷却流体为冷煤或是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为一板式热交换器。
7.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冷却系统,该服务器包含至少一承载盘,该承载盘上设有至少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一第一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冷却系统包括:
至少一风扇模块,提供一气流吹送至该承载盘,以降低该承载盘的温度;
一散热器,设置于该风扇模块的一入风口端;
一第一冷却回路,具有一第一冷却流体,与该散热器热接触,以降低该风扇模块的该入风口端的空气温度;
一第二冷却回路,具有一第二冷却流体,与该第一发热模块热接触,且该第二冷却回路并未与该第一冷却回路相互连通;以及
一热交换器,提供与该第一发热模块热接触后的该第一冷却流体及与该散热器热接触后的该第二冷却流体进行热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还包含一第二发热模块,该风扇模块提供的该气流用以降低该第二发热模块的热能。
9.一种电子装置的冷却方法,该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承载盘,该承载盘上设有至少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方法包括:
以一第一冷却回路降低一风扇模块的一入风口端的空气温度;
以一第二冷却回路降低该电子装置产生的部分热能,且该第二冷却回路并未与该第一冷却回路相互连通;以及
以该风扇模块产生的一气流,将该电子装置产生的其余热能散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以一热交换器令该第一冷却回路内的一第一冷却流体与该第二冷却回路内的一第二冷却流体进行热交换,藉以降低该第一冷却回路的温度及提高该第二冷却回路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3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水力发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