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装置、取像装置及镜头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46158.0 | 申请日: | 201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丘祺纬;林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0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镜头装置及一种具有该镜头装置的取像装置及一种镜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镜头装置于各种取像装置如数字相机、摄像机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整合有镜头装置的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装置,更得到众多消费者之青睐。
光学变焦功能是镜头装置基本功能之一。目前镜头装置的焦距调节主要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镜头装置内的多个镜片或镜片组发生相对移动来完成,该驱动装置包括步进马达、音圈马达等。
然而,这些驱动装置一般体积较大,因此,具有这些驱动装置的镜头装置具有较大的体积,这种镜头装置应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等电子装置时,会使电子装置体积变大,降低了这些电子装置的便携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光学变焦功能且体积较小的镜头装置及取像装置及一种镜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一种镜头装置,其包括镜座、液晶透镜、驱动单元及导电线路。该镜座包括第一端部及与该第一端部相背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沿该镜头装置的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该液晶透镜收容于该第一端部,该导电线路设置于该镜座的该外侧面及该第一端部上,该导电线路电性连接该液晶透镜及该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该液晶透镜变焦。
一种取像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镜头装置、影像传感器及电路板,该影像传感器收容于该第二端部,该镜座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封装该影像传感器,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影像传感器及该驱动单元。
一种镜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激光可激活的热塑性塑料通过注塑方法制成镜座,该镜座包括第一端部及与该第一端部相背的第二端部;
利用激光照射在该镜座的外侧面及该第一端部的预定位置上以产生导电线路的布局路径;
清洁该带有该布局路径的该镜座;
将清洁后的该镜座置于金属电解液进行化学电镀以在该布局路径形成该导电线路;
将液晶透镜收容于该第一端部并使该液晶透镜与该导电线路电性连接;及
将用于驱动该液晶透镜变焦的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该导电线路。
本发明提供的镜头装置及取像装置,其采用液晶透镜实现光学变焦功能,同时,用于电性连接液晶透镜及驱动单元的导电线路设置于镜座的外侧面及第一端部上,有利于减少镜头装置及取像装置的体积。
本发明提供的镜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采用液晶透镜实现光学变焦功能,同时,用于电性连接液晶透镜及驱动单元的导电线路形成于镜座的外侧面及第一端部上,有利于减少镜头装置及取像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取像装置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取像装置 100
镜头装置 10
影像传感器 20
电路板 30
封装玻璃 40
镜座 101
液晶透镜 102
驱动单元 103
导电线路 104
镜筒 105
光学透镜 106
第一端部 111
第二端部 121
收容槽 131
柔性电路板 113
驱动元件 123
外侧面 1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取像装置100,其包括镜头装置10、影像传感器20、电路板30及封装玻璃40。
该镜头装置10包括镜座101、液晶透镜102、驱动单元103、导电线路104、镜筒105及光学透镜106。
该镜座101包括第一端部111及与该第一端部111相背的第二端部121,该第一端部111及该第二端部121沿该镜头装置10的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该第一端部111开设有收容槽131。
该液晶透镜102收容于该第一端部111的收容槽13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6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波管降压收集极悬浮高压的采样技术及实现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热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