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成型的桨叶导向架及铸造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5109.5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忠;钱少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00 | 分类号: | B64C11/00;C22C38/50;B22C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成型 桨叶 导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成型的桨叶导向架及铸造成型方法,属铸造产品及铸造方法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TSCPP-42CD4材料系列桨叶导向架产品,该产品是可调螺旋桨叶的重要部件,起导向和传动作用。在性能方面要求较高的强度和塑性,而且还要求具备良好的低温韧性。具体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要求如下: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0.38~0.44%,Si:0.20~0.35%,Mn:0.60~0.90%,S:≤0.030%, P:≤0.030%,Cr:0.90~1.20%,Mo: 0.15~0.30%,V:0.05~0.08%,Ti: 0.005~0.01%。
机械性能 Rp0.2≥500N/㎜2,Rm:750~900 N/㎜2,A5%≥16%,AKv≥35J(-20℃)。
其制作方法:按照产品材料化学成分构成和机械性能要求,该产品通常需要利用铸锭经过锻造成型生产工艺,才能达到要求。锻造的具体生产过程为:废钢原材料_铸锭_锻造成型_零件毛坯_机加工_热处理_最终产品。其不足之处:按锻造成型的工艺方法生产的产品毛坯材料的利用率非常低,且毛坯的加工余量大,加工周期长,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铸造成型的桨叶导向架及铸造成型方法。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申请在完全满足产品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将桨叶导向架由锻件改为铸件,其生产过程改为废钢原材料_铸造成型_零件毛坯_机加工_热处理_最终产品。1、技术难点分析:由锻造成型改为铸造成型,在同样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条件下,铸件的力学性能要比锻件的低,特别是塑性和韧性更为明显。由于锻件的原始坯料为铸锭,经锻造变形及再结晶后消除了粗大的铸造组织,形成了细小的再结晶组织。同时由于锻造变形过程中,消除了铸锭中的缩孔、气孔等缺陷而提高了金属的致密度。并且铸锭中的偏析在锻造加热过程中,由于组元的扩散亦有减少。因此相比之下锻造成型过程更容易获得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并且该产品壁厚相对较厚,在铸造凝固过程中,冷却速度较低,极易形成组织枝晶臂间距过大,组织连续性差,造成组织晶粒粗大。2、铸造工艺方案和措施:由锻造成型改为铸造成型,根本的问题就是解决铸造成型带来的综合机械性能下降的问题,而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主要取决于金属的组织晶粒度。因此要提高铸钢件的综合机械性能,就必须使铸件的凝固更有利于细化晶粒和提高铸件的致密度。根据浆叶导向架的结构特点及性能要求,结合材料的特点,主要从改变热节分布加快铸件凝固、材料组分的优化两个方面来设计该铸件的生产工艺方案。⑴从该铸件的结构特点来分析铸造工艺性,根据铸件的温度场分布特点,其中正方体和直径轴相贯芯部位置热节相对集中点,也是温度场中的最高温区域,该区域由于热中心在中心芯部(见图3),冒口根部在矩形平面上,补缩通道不畅通,易形成疏松类铸造缺陷。因此在工艺设计上一方面通过增设补贴,使热中心偏离铸件本体(见图4)。⑵另一方面由于晶粒的大小与过冷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冷度越大,得到的晶粒越细。为了获的较快的冷却速度,在局部热节部位和离冒口较远厚壁处增设专用外冷铁激冷。进一步增加散热,提高激冷效果,与钢水直接接触型腔表面采用激冷能力为普通硅砂4倍的铬铁矿砂,使几何热节降低约15%。同时在末端区增设出气管道,既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除,同时气体排出带走的部分热量也给型腔的散热提供了帮助。⑶由于该件壁厚相对较厚,为了防止因为外部激冷造成内部温度梯度较大而形成柱状晶,采用强化生核的措施,考虑通过添加V、Ti微合金元素对材料的组分进行优化,提高低温脆性转变温度,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同时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性能,对组分的其它元素根据其在钢中的不同作用进行了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5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E管件模具钢骨架模腔内定位机构
- 下一篇: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