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机的压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5077.9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秋林;任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秋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卞孜真;胡美珍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板式压机的加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改变压力分布的压力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层或多层平板压机,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上压式板式压机和下压式板式压机。压机在张开状态,相邻两块压板的开档尺寸通常称为层间距。一台压机中的开档数,通常称为该压机的层数。2层以上(含2层)的压机,称为多层压机。
如图1所示,上压式板式压机由压机框架1、工作台2、多块压板3、多组液压缸4、液压系统5和电气控制系统6组成。多组液压缸4安装在下横梁122的上部,液压缸柱塞41朝上。工作台2固定在液压缸柱塞41上。工作台2和上横梁121之间,根据设计的层数需要放置多块压板3。压机张开时,相邻两块压板3之间形成的空档叫开档。开档是用来放置客户要加工的制品。压机工作时,液压缸柱塞41向上推升,推动工作台2上升,压板3也随之从下往上闭合,使放置在压板之间的制品被压制。完成加压任务后,卸压,液压缸柱塞41向下退缩至初始位置。压机呈张开状态。其中,液压缸柱塞面的中心对准压机上横梁121的中心线。
如图2所示,下压式板式压机也是由压机框架1、工作台2、多块压板3、多组液压缸4、液压系统5和电气控制系统6组成。与上压式压机的区别在于液压缸4安装在上横梁121的下部,液压缸柱塞41朝下,回程液压缸7安装在上横梁121的上部,回程液压缸柱塞71朝上。工作台2固定在液压缸柱塞41上。工作台2和下横梁122之间,根据设计的层数需要放置多块压板3,压机张开时,压板之间有开档。工作时,液压缸柱塞41向下伸出,回程液压缸柱塞71向下退缩。工作台下降,压板3也随之下降。压机闭合,加压。工作结束后,回程液压缸柱塞71向上推升,液压缸柱塞41退缩,拉动工作台2和压板3上升至初始位置。其中,液压缸柱塞面的中心对准压机下横梁122的中心线。
请同时结合图3和图4,现有的上压式板式压机的液压缸中心线42分别对准上横梁中心线123,在压机工作时,上横梁支点124和液压缸着力点43上分别产生同时作用于压机加工产品8上的相同位置而相反方向的力,使得该位置发生了较大的弹性变形,而在远离液压缸柱塞41的压机加工产品8的其他位置发生了较小的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压机加工产品8具有较大的厚度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被加工产品受压更均匀的板式压机的压力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压机的压力系统包括有呈平行布置的上横梁与下横梁,于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自上而下依次横设有若干压板,于所述下横梁上还装设有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的中心线与上横梁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垂直轴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压装置位于两所述上横梁之间的空档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压装置位于两所述上横梁之正中间的空档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压装置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压装置为液压缸,其内置有与该液压缸缸体同轴的液压缸柱塞,该液压缸柱塞的中心线与所述上横梁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垂直轴线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液压缸柱塞上装设有工作台和于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自上而下依次横设的若干压板的最下面的一块压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液压缸的中心线与所述下横梁的中心线是重合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液压缸的中心线与所述下横梁的中心线是错开的。
本发明技术效果在于,液压缸工作时,液压缸柱塞上升,推动工作台和压板上升,压板闭合后,对加工产品加压。由于液压缸柱塞中心线和上横梁中心线不是重合的,使得压板和加工产品的着力点增加。增加压板的着力点会减小压板弹性变形。这样,加工产品在压机加压过程中,整体受压更均匀。其改变了传统压机压力过分集中,压制的产品厚度偏差大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也在于,可减少加工产品的厚度砂光量,节约木材和砂纸,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上压式板式压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下压式板式压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上压式板式压机的压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上压式板式压机生产的产品厚度偏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压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压机的压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压力系统生产的产品厚度偏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秋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秋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5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色彩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柜风扇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