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冶炼净化产镍钴渣锌钴分离新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43700.7 | 申请日: | 201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才;程亮;马绍华;马进;郭昇;贡大雷;李玉;胡双丽;易超;李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08;C22B23/00;C22B19/00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冶炼 净化 产镍钴渣锌钴 分离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冶炼综合回收利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湿法炼锌净化工序中产生的镍钴渣的综合回收利用的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湿法炼锌流程为锌精矿焙烧,产生的焙砂浸出锌,锌浸出液净化除杂,锌净化液电积沉锌。锌浸出液净化除杂工序会产生一种含锌、钴、镉等金属的渣料,俗称镍钴渣。
目前湿法锌冶炼企业对产生的镍钴渣只进行简单酸洗,专业术语选择性浸出。由于镍钴渣中的钴、镉等金属也容易被酸溶解,因此,酸洗只能加少量的酸,将镍钴渣中的金属锌浸出一小部分,回收其中一小部分锌,酸洗渣则堆存或低价出售,出售部分大部分被规模小的锌盐制备企业收购,由于规模小,环保设施不齐全,在处理镍钴渣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近几年镉污染事件都与这种渣转移处理有密切关系,如湖南湘潭、广东韶关)。有专利采用加压氧化酸浸法浸取锌湿法冶金净化废渣中有价重金属(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03261.0),该技术只是对净化废渣中有价金属的浸出研究,但没有提出镍钴渣浸出后溶液中锌、钴、镉的分离技术,镉采用锌粉置换容易从浸出液中置换出来,钴则不容易被锌粉置换出来,需要消耗大量的锌粉,同时该技术未见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锌冶炼净化产镍钴渣锌钴分离新工艺,该工艺用钴活化无机聚凝法把钴从镍钴渣浸出液中分离出来并使钴富集,使钴得到回收,除钴后的浸出液采用常规的锌粉置换法将镉除去得到海绵金属镉,送入锌冶炼铜镉处理工序回收金属镉,除钴除镉后的浸出液返回锌冶炼主系统中的浸出工序加以回收,这样镍钴渣中的锌、钴、镉等金属得到综合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锌冶炼净化产镍钴渣锌钴分离新工艺,其特征是:步骤为:
(1)一段浸出:将镍钴渣用水浆化后加入到浸出槽中,然后加入硫酸,搅拌,反应液硫酸起始浓度控制在110~135g/L,反应液质量液固比为3~4比1,加热温度70~80℃,反应时间1~2小时,然后过滤,得到一段浸出液和一段浸出渣;
(2)二段浸出:将一段浸出渣用水浆化后加入到浸出槽中,然后加入硫酸,搅拌,反应液硫酸起始浓度控制在190~200g/L,反应液质量液固比为3~4比1,加热温度70~80℃,反应时间1~2小时,然后过滤,得到二段浸出液和二段浸出渣,二段浸出液返回到下一批次的一段浸出工序;
(3)活化无机聚凝除钴:将一段浸出液送到除钴槽,加热到70~95℃,然后加入钴活化剂与无机聚凝剂,钴活化剂与无机聚凝剂同时分批加入,钴活化剂加入量按每吨镍钴渣加入40~60公斤,无机聚凝剂加入量按每吨镍钴渣加入30~50公斤,分3~6次加完,每次间隔13-20分钟,反应2~4小时,然后过滤,得到除钴后液和高钴渣。
所述的锌冶炼净化产镍钴渣锌钴分离新工艺,还包括步骤(4)置换除镉:将除钴后液送到除镉槽,控制起始酸度为pH4.0,温度40~50℃,加入锌粉,锌粉加入量为溶液中镉的理论量的1.1~1.2倍,反应0.5~1小时,然后过滤,得到海绵金属镉和除钴除镉后液,海绵金属镉可以送镉回收系统,除钴除镉后液可送锌系统。
所述的活化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
ZnO 25~38%
Na2O2 21~45%
Na2SO4 25~42%
活化剂采用一般方法均匀混合而成。
所述的无机聚凝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
ZnCO3·2Zn(OH)2·H2O 40~70%
NaOH 30~60%
无机聚凝剂采用一般方法均匀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原理是:是用硫酸浸出镍钴渣,使有价金属溶解在溶液中,压滤得到含有Zn、Co、Cd等的滤液,采用钴离子活化剂将钴活化,然后加入无机聚凝剂将钴从溶液中除去,压滤得到高钴渣和含Zn、Cd的滤液,再用锌粉置换将镉沉淀,压滤得到海绵金属镉和含锌滤液,将净化后的含锌溶液返回到湿法炼锌系统回收锌。
主要化学方程式如下:
Zn+H2SO4=ZnSO4+H2↑
Co+H2SO4=CoSO4+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3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差压式液位测量装置
- 下一篇:免涂镀、超薄型ABS齿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