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43667.8 | 申请日: | 2010-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毛建素;杜艳春;马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生态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与城市生态安全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S-P-R模型+实地调研+环境问题及成因辨识+指标体系初建+问卷调查及指标筛选”的组合应用方法,广泛适用于具有不同生态环境特征的各类城市。
背景技术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城镇化建设,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7%,预计2020年将达到50%。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米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每年全国因城市大气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达17.8万人等,已经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保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安全,识别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隐患,以便管理者及时了解并予以调控?建立一种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能够表征城市自身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对于维持城市的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安全方面授权的若干专利,主要集中在为保护水体而设置的提高其生态安全水平的装置、或应用材料方面。如申请号为00109326.6,名称为一种水质生态安全诊断与修/恢复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公开号为CN1326093A的专利,提供了解决水质微观生态环境安全变化趋势的实用预警技术,为污水的无序化灌溉所引起的食品不安全问题,提供防治和决策依据。又如申请号为02109025.4,名称为生态安全复合高效絮凝剂,公开号为CN1432536A的专利,以铝盐、淀粉、无水乙醇、氢氧化钠为原料,发明了一种用于给水前处理、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处理的生态安全复合高效絮凝剂,经济、高效、对环境友好。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与“生态安全”有关的专利,针对的是水体这一单一自然环境要素,欠缺对城市复合系统的研究。然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同时,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城市的生态、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各异。因此,建立一种包含“S-P-R模型+实地调研+环境问题及成因辨识+指标体系初建+问卷调查及指标筛选”的针对性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对特定城市中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指标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表征,准确识别威胁城市生态安全的内部要素,以此形成生态安全调控的有效手段,并在不同生态环境特征的城市中应用,对于保障我国城市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特点,综合考虑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各个隐患因素,建立起包含“S-P-R模型+实地调研+环境问题及成因辨识+指标体系初建+问卷调查及指标筛选”的能够表征特定城市生态环境隐患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以下4个阶段:首先,基于S-P-R模型,即状态-压力-响应模型,通过资料分析、实地勘察等初步确定目标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可能的成因及人类为改善相应环境状况采取的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涵盖资源短缺型、环境污染型、生态破坏型等三大类。其次是设计目标城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调查问卷及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形成原因调查问卷,邀请政府类、科研类等专家参与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率定出若干个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然后,根据S-P-R模型及调研结果,选定表征每个环境问题及其主要形成原因的状态层、压力层、响应层指标,建立起初步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依据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就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数据可得性等咨询专家意见,进行筛选,建立起最终针对目标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以城市为主体,以城市及其支撑系统的健康为管理目标,基于城市中可能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隐患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因此,应用中首先要分析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确定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一般包括环境污染型、资源节约型、生态破坏型三种;然后进行广泛的资料调研和实地勘察,初步确定出目标城市各生态环境问题类型下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结合问卷调查,确定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种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城市,挖掘出当地主要的生态安全隐患,使后续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强,可最大限度的实现城市及其支撑系统的健康。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基于问题-原因分析法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因此,应用中,在确定出城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其可能的成因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最终确定出若干主要成因。以这种方法为前提,建立的指标体系逻辑清晰,联系紧密,可直观、准确的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3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