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体癣的中药外用药酒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43564.1 申请日: 2010-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1991677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邓后红;秦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 邓后红
主分类号: A61K36/739 分类号: A61K36/739;A61P17/00;A61P31/10;A61K31/125;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1520 重庆市合川***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体癣 中药 外用 药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体癣的中药外用药酒。

背景技术

体癣是除掌跖、腹股沟、外阴及肛周外,人体其他部位光滑皮肤由毛发癣菌、小芽孢菌或表皮癣菌引起的皮肤癣菌感染,又称“圆癣”或“金钱癣”,其传染来源主要是手癣,足癣,甲癣及污染的衣着等。体癣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尤其在温暖和炎热潮湿的地区发病率尤高。我国体癣广为流行,特别是在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体癣常在夏秋季发作,冬天静止或消退。除适宜的温度和潮湿的环境外,感染还与机体免疫力和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如肥胖多汗、患糖尿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激素等都可促使体癣的发生,体癣感染途径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自身接种也是一重要途径。接触患癣病的动物也常引起炎症明显的损害。初发时为小的丘疹,逐渐向外扩大,中心有自行愈合的倾向,呈圆形或多环形,在四周有丘疹,水疱,结痂或鳞屑组成的高出于皮面的环状边缘,境界清楚,多发生于面、颈、躯干和四肢等处,自觉搔痒。目前,治疗体癣的产品很多,但是大多是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治疗体癣的特点是见效快,但是治疗不彻底,使用的时间长的话会形成耐药性,以及激素依赖性,后果是相当的严重的。为此,有必要开发本中药外用药酒,以更好、更安全地治愈体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体癣的中药外用药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体癣的中药外用药酒,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土槿皮520-620份,紫荆皮210-310份,苦参210-310份,苦楝皮50-150份,地榆50-150份,樟脑210-310份,酒精3000-5000份,以及千金子100-150粒,斑蝥50-100只,蜈蚣1-3条。

它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土槿皮520份,紫荆皮210份,苦参210份,苦楝皮50份,地榆50份;将上述原料药加工为粗末后,再加入千金子100粒,斑蝥50只,蜈蚣1条与酒精3000份泡,最后加入樟脑210份。

它也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土槿皮570份,紫荆皮260份,苦参260份,苦楝皮100份,地榆100份;将上述原料药加工为粗末后,再加入千金子125粒,斑蝥70只,蜈蚣2条与酒精4000份泡,最后加入樟脑260份。

它还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土槿皮620份,紫荆皮310份,苦参310份,苦楝皮150份,地榆150份;将上述原料药加工为粗末后,再加入千金子150粒,斑蝥100只,蜈蚣3条与酒精5000份泡,最后加入樟脑310份。此为较佳方案。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土槿皮: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以根皮和近根树皮入药。立夏后采收根皮和近根树皮,晒干平叠。【性味】辛、温,有毒。【功能】止痒杀虫。

紫荆皮: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树皮。7~8月采收树皮,刷去泥沙,晒干。【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肝,脾经。【功能】活血通经,消肿解毒。

苦参: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苦楝皮: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树皮及根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功能】驱虫,疗癣。

地榆: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性味与归经】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千金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泻下逐水,破血消瘾。

斑蝥: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功能】破血逐瘀消漱,功毒蚀疮,引赤发泡。

蜈蚣: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功能】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

樟脑:本品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叶及根部,经提炼制得的颗粒状结晶。【性味与归经】辛、热,有毒;归心、脾经。【功能】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后红,未经邓后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3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