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2336.2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惠范;赤坂哲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F7/004 | 分类号: | G03F7/004;G03F7/027;G02B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 感光性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滤色器,该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适用于构成液晶显示元件或固体摄像元件所用的滤色器的着色图像的形成。
背景技术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用于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电致发光面板、等离子显示器面板等显示器装置所使用的滤色器。众所周知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使用颜料或染料作为着色剂(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铃木八十二著,《よくわかる液晶デイスプレイのできるまで》,初版,日刊工业报社,2005年3月,P.112
发明内容
已知以往有含有着色剂、树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及溶剂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但使用该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涂膜的对比度未必能够充分地满足(要求)。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14]。
[1]一种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着色剂、树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溶剂及典型金属化合物;着色剂是含有染料的着色剂,典型金属化合物是含有碳原子且该典型金属化合物在可见光区域中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最大值比染料在可见光区域中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最大值小的典型金属化合物。
[2]所述[1]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典型金属化合物在可见光区域中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最大值在0以上1000以下。
[3]所述[1]或[2]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典型金属化合物是含有选自镁、铝、钙、锌、镓、铷、锶、铟、铯及钡中的至少1种的化合物。
[4]所述[1]~[3]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典型金属化合物是含有选自铝、锌、铟及钡中的至少1种的化合物。
[5]所述[1]~[4]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典型金属化合物是含有选自-C(=O)-及-C(=S)-中的至少1种基团的化合物。
[6]所述[1]~[5]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典型金属化合物是选自式(F1)所示化合物、式(F2)所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水合物中的至少1种。
[式(F1)及式(F2)中,W1及W2相互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1价脂肪族烃基或碳原子数6~10的1价芳香族烃基,该脂肪族烃基及该芳香族烃基所含的氢原子可以被羟基取代。
W3及W4相互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1价脂肪族烃基,该脂肪族烃基所含的氢原子可以被卤原子取代。
M1及M2表示典型金属原子。
x及y表示1~3的整数;x为2以上的整数时,多个W1及W2互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y为2以上的整数时,多个W3及W4互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所述[1]~[6]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相对于树脂及光聚合性化合物的合计量100质量份,典型金属化合物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20质量份以下。
[8]所述[1]~[7]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染料为式(1)所示化合物。
式(1)中,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R6或碳原子数6~10的1价芳香族烃基,该芳香族烃基所包含的氢原子可以被卤原子、-R6、-OH、-OR6、-SO3-、-SO3H、SO3M、-CO2H、-CO2R6、-SO3R6、-SO2NH2、-SO2NHR8或-SO2NR8R9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转移计算机个人化资料设定的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开机方法及开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