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42308.0 | 申请日: | 201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何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08 | 分类号: | C22B3/08;C22B15/00;C22B2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铜矿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处理硫化钴铜混合精矿的方法有高压氨浸法、高压氧浸法、硫酸化焙烧法、生物浸出法等等,但是高压浸出法对设备要求很高,硫酸化焙烧法能耗高、设备复杂,生物浸出出料周期长,不适合处理高品位精矿,而全湿法常压处理钴铜精矿有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等特点,但是目前的全湿法工艺存在钴或者铜浸出率不高、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钴铜浸出率不高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硫化钴铜矿研磨,按硫化钴铜矿中钴铜总质量与亚硫酸或亚硫酸盐质量比1∶1-3混合亚硫酸或亚硫酸盐,加入酸性溶液,调整体系pH值为0.5-1,温度为65-80℃,反应1小时以上;维持该体系的pH值与温度,按体系中剩余钴铜总质量与氯酸或氯酸盐质量之比1∶1-3加入氯酸或氯酸盐继续反应1小时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通过用亚硫酸或亚硫酸盐第一段浸出,通氯酸或氯酸盐第二段浸出,使硫化钴铜矿中钴铜充分浸出,大大提高了硫化钴铜矿中钴铜浸出效率。同时,第一段浸出中使用亚硫酸或亚硫酸盐作为氧化剂及还原剂,第二段使用氯酸或氯酸盐作为氧化剂,亚硫酸或其盐的成本比氯酸或其盐的成本低得多,因此大大的降低了浸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硫化钴铜矿研磨,按硫化钴铜矿中钴铜总质量与亚硫酸或亚硫酸盐质量比1∶1-3混合亚硫酸或亚硫酸盐,加入酸性溶液,调整体系pH值为0.5-1,温度为65-80℃,反应1小时以上;维持该体系的pH值与温度,按体系中剩余钴铜总质量与氯酸或氯酸盐质量之比1∶1-3加入氯酸或氯酸盐继续反应1小时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中,硫化钴铜矿含有Cu2S,CuS,CuO,Cu2O,CuCoS2,CuFeS2,Co2O3,CoS,本发明实施例处理方法,通过化学反应,使硫化钴铜矿中的铜和钴作为二价的离子浸出。
请参阅图1,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硫化钴铜矿处理方法包括研磨、第一段浸出和第二段浸出。
S01研磨:
具体地,对硫化钴铜矿进行研磨步骤,对研磨设备没有限制,可以为各种研磨设备,优选为球磨设备。研磨后硫化钴铜矿的颗粒粒径在50目以上,优选100-200目,本发明实施例处理方法中,研磨后,过200目筛的颗粒占60-70%,过100目筛的颗粒占80-90%,筛上颗粒10-20%。对硫化钴铜矿进行球磨,更利于化学反应的发生,球磨的粒径越小,反应越完全。
将研磨后硫化钴铜矿和亚硫酸钠混合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确定硫化钴铜矿中钴与铜质量含量的步骤,方法没有限制,可以为滴定法或其他方法。
S02第一段浸出:
确定硫化钴铜矿中钴与铜质量含量后,按照硫化钴铜矿中钴铜总质量与亚硫酸或亚硫酸盐质量之比为1∶1-3将研磨后硫化钴铜矿与亚硫酸或亚硫酸盐混合,该质量比例优选1∶1-1.2,具体包括1∶1,1∶1.2,1∶2,1∶2.5,1∶3等。该亚硫酸盐没有限制,只要在酸性体系中可溶即可,包括碱金属亚硫酸盐、过渡金属亚硫酸盐等,该碱金属亚硫酸盐选自亚硫酸钠、亚硫酸钾及亚硫酸锂中的一种或以上,该过渡金属亚硫酸盐包括亚硫酸铜、亚硫酸铁等。将研磨的硫化钴铜矿与亚硫酸或亚硫酸盐按比例混合后,加入水,搅拌浆化,得到浆化的硫化钴铜矿与亚硫酸或亚硫酸盐的混合物。
具体地,将反应体系调整至温度65-80℃,pH值0.5-1,反应1小时以上;该步骤为第一段浸出,该步骤中发生的反应有:
CoS+6H++SO32-→Co2++3S+3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