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银基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2004.4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曲振平;张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23/68;B01J37/02;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氧化 挥发性 有机 污染物 双金属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吸附-催化双功能的负载型纳米银基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组分为过渡金属Cu,Co,Ce,Mn等中的任意一种。
背景技术
甲苯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中的一种代表性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油漆、涂料的喷涂和使用有机黏合剂的作业以及食品、油脂、皮革和毛的加工的过程中。其毒性大,容易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发以甲苯为代表的VOCs处理技术势在必行。
催化燃烧法是消除VOCs污染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能量利用率高、起燃温度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以及相对于贵金属成本低的银基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一直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单金属银负载型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对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甲苯的催化活性并不高。为了提高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人们尝试各种方法:由于预处理条件可以影响催化剂中银物种的形成,美国专利(US5602070A,1997;US5736483A,1998))通过改变催化剂的预处理气氛和温度来达到较高的活性;由于助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改变银催化剂的结构和形态,有专利报道在催化体系中加入碱金属(CN1426835A,2003;CN87103275A,1987)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由于在双金属催化剂中,第二组分的加入能有效改进催化剂性能并形成协同作用,贵金属与银组成的双金属催化剂已见相关报道(CN1232719A,1999)。目前,在银催化体系中引入过渡金属形成低温催化活性较好的双金属催化剂的报道并不多,因此,开发一种对VOCs具有很好的低温吸附-催化功能并且经济实用的催化剂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银基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在介孔分子筛、氧化物等材料上负载银及另一种过渡金属制备双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主要用于VOCs的催化燃烧净化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银基双金属催化剂的载体为介孔分子筛,如SBA-15、MCM-41或MCM-48等;氧化物是氧化铝、氧化硅或氧化铈等;除银以外第二组分设为M,M为Cu、Co、Ce、Mn等过渡金属中的任意一种;相对于载体,金属银和M负载量的总质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16%,金属相对质量百分比可以是Ag∶M=1∶0,5∶1;2∶1;1∶1;1∶2;1∶5或0∶1。
上述的银基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在避光的条件下制得,具体步骤如下:
(2)测量载体的等体积的水吸附体积;
(3)按照不同的负载量称取相应的硝酸银和第二种硝酸盐同时溶解于载体单位吸水量的水中,直至完全溶解;
(4)将所需载体量搅拌、溶解在上述步骤(2)得到的原液中,静置10-30min后继续搅拌得到样品;
(5)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样品在室温下干燥,过夜;
(6)将上述步骤(4)得到的样品在80-120℃中保持12-24h;
(7)将上述步骤(5)得到的样品放在400-700℃下在空气中煅烧,保持2-4h;
前述的催化剂,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制成各种结构和形状,例如可将催化剂制成球状或块状使用等等。
本发明的纳米银基双金属催化剂结构稳定,双金属之间独特的协同作用等特性,既适用于常温条件下,VOCs中甲苯的吸附富集去除,亦适用于适当温度下(250-350℃)甲苯完全转化为无毒无害的H2O和CO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相较于贵金属催化剂,该双金属催化剂的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可以有效的去除空气中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
(2)不同的双金属中,以第二金属是铜为例,当1∶2<Ag∶Cu≤2∶1时对甲苯的低温催化活性最好。
(3)选用的不同过渡金属与银物种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其中银铜双金属催化剂对甲苯表现出明显的低温催化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银铜不同配比组成的双金属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甲苯转化率对比图。其中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甲苯的转化率。
图2是不同过渡金属与银组成的双金属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甲苯转化率对比图。其中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甲苯的转化率。
图中:-■-表示Ag∶Cu=1∶1;
-●-表示Ag∶Cu=1∶2;
-▲-表示Ag∶Cu=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