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次硫化循环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41764.3 | 申请日: | 201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柳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海天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43/36;B29C43/32;B29C43/50;B29C43/58;B29L3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2423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制动 橡胶 隔膜 二次 硫化 循环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次硫化成型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进行橡胶隔膜循环加工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次硫化成型工艺均为单人单机作业模式,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在进行模具分离、两次硫化上模的更换、成型产品取出、以及新的胶料和帆布的放入等操作时,成型压机空闲等待,成型压机在进行橡胶隔膜的两次硫化成型处理时,操作人员空闲等待,因此,现有橡胶隔膜成型工艺存在生产周期长、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次硫化循环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根据橡胶隔膜加工工序来设置工位,最大程度缩短了橡胶隔膜的生产周期,从而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成型装置还使橡胶隔膜的生产操作得到简化,使原来的一人一机的作业方式变成二人可以操作四机,甚至更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次硫化循环成型装置包括第一真空硫化压机、第二真空硫化压机、脱模机构、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其中,第一压机用于橡胶隔膜的一次硫化处理,第二压机用于橡胶隔膜的二次硫化处理,脱模机构用于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中压环与下模的分离操作;两压机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并且两压机的工作台板输入/输出方向均为前后方向,第一压机输入口和第二压机输出口同位于前侧,第一压机输出口和第二压机输入口同位于后侧,两压机上均带有将工作台板输出的驱动机构;压机前、后方各设置有一将工作台板沿左右方向从其中一个压机的输出口传送至另一压机输入口的中间传送机构,并由此与两压机共同形成一工作台板的矩形封闭运动回路;脱模机构横跨在压机前方的所述中间传送机构上方,并对经过的工作台板进行分离操作;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中的下模固定在工作台板上,压环套装在下模上,一次硫化用上模固定在第一压机压头上,二次硫化用上模固定在第二压机压头上。
进一步,所述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为包含有若干套硫化成型模具单元的复模结构,包括下模板、中模板、第一上模板、第二上模板,各单元中的下模、压环、一次硫化用上模和二次硫化用上模对分别设置在下模板、中模板、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上。
进一步,所述中间传送机构由底座、轨道和传送小车构成,轨道固定在底座上;传送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上部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工作台板的承接轨道,下部设置有行走轮,车架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小车通过其行走轮安装在轨道上,并由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沿轨道行走,第二驱动机构则用于将位于小车承接轨道上的工作台板输出到所述第一压机或第二压机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所述压机上用于输出所述工作台板的驱动机构均由齿轮、齿条、马达构成,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并由马达驱动旋转;第一驱动机构中的齿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齿轮及马达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第二驱动机构和压机上的驱动机构共用一根齿条,该齿条固定在工作台板上,两个驱动机构中的齿轮和马达则相应安装在车架和压机上。
进一步,所述小车车架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承接轨道的水平托板,承接轨道由一对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板构成,两支板相对侧面上各设置有一道沿支板长度方向水平延伸的U形断面导向槽和一列同样沿支板长度方向排列的支撑滚轮,两列支撑滚轮的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两导向槽开口相对;所述工作台板被输入到小车上时,其底面支撑在支撑滚轮上,其两侧边分别插装到两导向槽中,并在导向槽导向下移动到两支板上。
进一步,所述脱模机构为四立柱框架结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四根导向立柱,该四根导向立柱分别位于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并两两分列在脱模机构所横跨的所述中间传送机构的两侧,立柱顶端通过顶板相互连接固定;四根导向立柱上设置有所述中模板的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包括一对沿垂直所述工作台板在脱模机构中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托架,两托架相邻侧边各自设置有一沿工作台板在脱模机构中的运动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边,中模板相应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水平支撑边相配合的水平支撑条,工作时,随着工作台板向脱模机构内移动,水平支撑条移动到水平支撑边上方,随后,通过操纵两托架上移,两水平支撑边将支撑在两水平支撑条下方而将中模板提升与所述下模板分离;所述两托架分别安装在同侧的两导向立柱上,并各自由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气缸或液压缸驱动上下移动,或者,所述两托架上方设置有一横梁,由该横梁连接左右两托架,并通过设置在横梁上方所述顶板上的气缸或液压缸驱动横梁带动两托架上下移动,对于后者,横梁和两托架可同时安装在导向立柱上,或者只将横梁安装在导向立柱上,或者只将两托架安装在导向立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海天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海天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1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