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1228.3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2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祝连庆;郭阳宽;陈青山;董明利;孟浩;潘志康;娄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20 | 分类号: | G01B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贺持缓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曲面 边界 获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精密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类产品、伺服控制机械产品、航空航天类产品等复杂螺旋曲面的测量领域中,螺旋曲面的精确测量是保证复杂螺旋曲面精度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在机械、航空、计量等行业应用广泛。但目前在螺旋曲面面型测量中,如何得到螺旋曲面上的测量边界以便较好地表示被测量的螺旋曲面的面型区域,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方法及装置,提高获取螺旋曲面的边界的效率以及获取螺旋曲面的边界的精度和鲁棒性,为螺旋曲面面型的精确测量提供条件,同时也为螺旋曲面的面型评估提供基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由螺旋曲面的内轮廓确定的第一柱体对应的半径,以及获取由所述螺旋曲面的外轮廓确定的第二柱体对应的半径,所述螺旋曲面上分布有多个测点;
在所述第一柱体对应的半径与所述第二柱体对应的半径之间获取第三柱体;
获取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三柱体之间的多个测点;
获取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三柱体之间的多个测点中的相邻连线矢量的夹角;
根据所述相邻连线矢量的夹角获取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三柱体之间的多个测点形成的矢量边界,所述矢量边界为所述螺旋曲面的边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螺旋曲面的内轮廓确定的第一柱体对应的半径,以及获取由所述螺旋曲面的外轮廓确定的第二柱体对应的半径,所述螺旋曲面上分布有多个测点;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柱体对应的半径与所述第二柱体对应的半径之间获取第三柱体;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三柱体之间的多个测点;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三柱体之间的多个测点中的相邻连线矢量的夹角;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邻连线矢量的夹角获取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三柱体之间的多个测点形成的矢量边界,所述矢量边界为所述螺旋曲面的边界。
本发明提供的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第二柱体与第三柱体之间的多个测点,排除了螺旋曲面上大量的对限定螺旋曲面的边界无关的测点,因此提高了获取螺旋曲面的边界的效率;通过获取第二柱体与第三柱体之间的多个测点中的相邻连线矢量的夹角,由于该相邻连线矢量的夹角与测点所在的三维坐标系无关,因此避免了由于不同三维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引起的误差,提高了获取螺旋曲面的边界的精度和鲁棒性,为螺旋曲面面型的精确测量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螺旋曲面的面型评估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所示的一个螺旋曲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螺旋曲面上的测点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获取到的矢量边界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曲面具体可以为机床类产品、伺服控制机械产品、航空航天类产品对应的工件的表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测点,具体可以为坐标测量机等测量仪器测量螺旋曲面获得的测量点,该测量点与三维坐标值相对应。
图1为本发明螺旋曲面的边界获取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由螺旋曲面的内轮廓确定的第一柱体对应的半径,以及获取由该螺旋曲面的外轮廓确定的第二柱体对应的半径,其中,该螺旋曲面上分布有多个测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1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