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器设备的停电供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1199.0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萨摩亚*** | 国省代码: | 萨摩亚;W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设备 停电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电器设备的停电供电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在电力供应异常时,由电池电源供应电器设备所需电力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光照明是人类一相当重要的发明,且已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唯,电力的正常供应与否决定了是否能正常产生光照明的重要关键。
在现有的技术中,为了要能够在光照明突然中断时,仍维持基本的光照明,故普遍使用了紧急照明灯的产品。此类紧急照明灯一般都是内置了电池或电瓶,以在停电时,紧急照明灯点亮提供照明。此类紧急照明灯一般都是独立地安装在紧急出口、门口、或楼梯间中。
这些紧急照明灯虽然方便,但在日后维修、保养时却甚为麻烦,故有人设计出在一般室内照明灯具中加装电池,以使万一停电时,可由电池供应电力给室内照明灯具提供紧急照明的功能。如此可省去额外购置许多独立紧急照明灯的费用乃安装成本。
发明内容
虽然现有将电池结合在室内照明灯具中作为紧急照明的产品中,确可达到预期的功效,但并无智能判别究竟是使用者将开关手动关闭而停电、或真的是电力供应公司所供应的电力供应中断的状况。
缘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电器设备的停电供电装置,可智能判别在电力供应异常时,由电池电源供应电器设备所需电力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第一交流电源;至少一电能储存单元,用以供应一电池电源;一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连接于电能储存单元,用以引入电池电源,经转换后由一电源输出端输出一第二交流电源,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包括有一电池电源输入端,连接至电能储存单元;一路径切换单元,具有:一第一接点,连接至第一交流电源;一第二接点,连接至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一第三接点,连接于电能储存单元与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的电池电源输入端;一电力异常判别单元,连接于电能储存单元及第一交流电源,用以判别第一交流电源是否正常供应,并产生一路径切换控制信号控制路径切换单元的动作;当第一电源供应正常时,路径切换单元中的第一接点导通,第二接点开路,故第一交流电源经由第一接点供应至电器设备;当第一电源供应异常时,由电力异常判别单元判别,并产生一路径切换控制信号控制路径切换单元动作,使路径切换单元中的第一接点开路,第二接点导通,第三接点导通,电能储存单元供应电池电源,经由第三接点供应至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再由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产生第二交流电源,经由第二接点供应至电器设备。
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系以电能储存单元供应一电池电源,一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连接于该电能储存单元,一路径切换单元具有数个接点分别连接至一第一交流电源、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电能储存单元。一电力异常判别单元可判别该第一交流电源是否正常供应,并产生一路径切换控制信号控制该路径切换单元的动作。当该第一电源供应正常时,该路径切换单元控制接点由该第一交流电源供电至电器设备。当第一电源供应异常时,由该电力异常判别单元判别,并产生一路径切换控制信号控制该路径切换单元动作,使电能储存单元供应电池电源,供应至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再由该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产生第二交流电源供应至该电器设备。
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方面,可智能判别在电力供应异常时,由电池电源供应电器设备所需电力的控制系统,而在电力供应正常时,则电器设备所需的电力是由正规的电源系统供电,并且使用者在手动操作该电器设备的开关时,可依需要而开启或关闭该电器设备。如此,可以使得例如照明灯具只有在电力供应公司所供应的电力供应中断的状况才会提供停电照明的功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电器设备的停电供电装置
10 电器设备
11 直流至交流转换电路
111 电池电源输入端
112 电源输出端
12 电能储存单元
13 路径切换单元
131 第一接点
132 第二接点
133 共同接点
134 第三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1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