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40830.5 | 申请日: | 201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4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冯冬杰;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26;H01M10/0585;H01M4/7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陈丽新 |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锂离子 动力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尤其是用于汽车动力的锂电池电芯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汽车动力的锂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国内外多家公司研究生产汽车动力锂电池,此种锂电池的结构主要有叠片式和卷绕式。目前卷绕式锂电池电芯主要包括外壳、正负极端子、正极片、负极片、隔膜、正极耳和负极耳。极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正、负极片上分别焊接异体极耳,极耳通常是铝镍合金等金属片;另一种是由正负极片的基体铝箔或铜箔集流体直接延伸得到的与极片一体的极耳。异体极耳不便于卷绕并且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内阻,与极片形成一体的极耳成为发展趋势。
申请号为201010147449.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芯,由正极带、内隔膜带、负极带和外隔膜带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叠摞在一起后再卷绕而成;正极带和负极带的纵向一边分别有用于形成正极引脚的第二凸边和用于形成负极引脚的第一凸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带上的第二凸边和负极带上的第一凸边均处于正极带和负极带的纵向同一边上,且正极带上的第二凸边与负极带上的第一凸边沿它们的纵向呈交错状布置,以便正极带、负极带及内外隔膜带一起卷绕后由正极带上的第二凸边对应重叠后所形成的正极引脚和负极带上的第一凸边对应重叠后所形成的负极引脚均处于电芯的同一端上。
上述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由于需要在正极带和负极带的上形成凸边,并且卷绕时还需要对齐,加工工艺繁琐且对生产线控制精度要求高。此外极耳的集中也不利于电池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简单、散热性能好的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本发明还这种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包括外壳、正负极端子、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以及分别形成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形成在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的长度方向上,且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所述电芯两侧;
所述电芯还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电芯上部两侧的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所述正极集流板包括由两条成直角的金属片构成的本体和固定连接在其中一条金属片端部两侧的两条引脚;所述负极集流板与所述正极集流板形状相同;
所述正极集流板的两根引脚分别与卷绕的正极耳的两侧叠层焊接,负极集流板的两根引脚分别与卷绕的负极耳的两侧叠层焊接;
所述正极集流板本体非连接引脚的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焊接,负极集流板本体非连接引脚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焊接,所述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设置在所述电芯外壳顶端面的两端。
所述外壳顶端面为长条形顶盖板,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设置在所述顶盖板两端。
所述正极集流板本体的两条成直角的金属片为一体,是由一根长方形金属片折弯成直角构成;引脚为长方形金属片,两引脚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正极集流板本体的两条成直角的金属片;所述负极集流板与所述正极集流板形状相同。
所述负极集流板和所述负极端子材质为铝。
所述正极集流板和所述正极端子材质为铜。
所述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还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在所述顶盖板中部。
一种制造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铝箔集流体上涂覆负极组合物,铜箔集流体上涂覆正极组合物,两种集流体长度方向上一侧均留出空白,形成带有极耳的正负极片;
b将正负极片和隔膜卷绕并成型,形成裸电芯;
c将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于正负极端子连接,再将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与正负极耳焊接,之后裸电芯入外壳封装;
d进行二次抽真空排气之后注入电解液。
c步骤中首先将正负极端子与顶盖板连接,再将正负极端子分别与正负极集流板焊接。
c步骤中还包括将所述防爆阀设置在所述顶盖板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在铝箔或铜箔集流体极片长度方向上形成全极耳,卷绕后直接作为极耳,避免了现有的复杂的成段极耳成型工艺,并且无需精确的卷绕控制。正负极耳各出一侧,散热性能优良。极耳叠层与集流板焊接,即使有个别层松脱,仍然能保证电路导通。由于极片卷成板状叠层,因此极耳叠层两部分相对分离,每个集流板两根引脚分别与极耳叠层相对分开的两叠分别焊接,相比同时焊接,不仅不易松开,散热性更优,且令电解液更容易流入。顶盖板和正负极集流板的预焊接使得零件一体化,便于加工装配。外壳二次抽真空排气,降低气体含量,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0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记录用墨液组合物
- 下一篇:用于纯化多元醇PFPE衍生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