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鞋底的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40771.1 | 申请日: | 201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光;张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荣光 |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董琪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底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子的减震设计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鞋底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鞋子的减震设计着重于在鞋跟部设置减震装置或减震结构,走路或运动时,脚跟部的压力经过鞋跟部设置的减震装置或减震结构后,压力得到分散,以减轻脚部运动时的负荷。但是,现有的减震装置或减震结构结构较复杂,压力分散不均,减震效果不够理想,有些减震装置或减震结构还存在自身张力、拉力、韧性不够,使用寿命短的缺陷,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的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左右两侧的波浪形的弹力条将压力传导给减震单元,减震单元通过顶部的拱形结构将压力一分为二后,向整个后跟部分散,减轻了脚部运动时的负荷,减轻了脚跟的压力,使走路或运动更轻松。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鞋底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材质为TPU的拱形减震单元,
四个拱形减震单元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鞋跟部鞋底1上表面的内外两侧,
前侧拱形减震单元2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前减震单元底壁22,所述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的两端与前减震单元底壁22的两端连接,
后侧拱形减震单元3包括一体成型的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后减震单元底壁24,所述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的两端与后减震单元底壁24的两端连接,
两个波浪形的弹性条11,分别设置在鞋跟部鞋底1的内外两侧,且弹性条11覆盖在拱形减震单元和鞋跟部鞋底1上表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弹性条11的前端位于足弓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个弹性条11上表面的外侧均设有折边12,所述折边12上端为波浪形,与弹性条11的波浪形状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折边12的材质与弹性条11相同,且折边12可以与弹性条11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前减震单元底壁22间形成前侧减震空腔31;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后减震单元底壁24间形成后侧减震空腔3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的高度为8~10mm,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的高度为8~1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的高度小于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减震单元底壁22的长度为25~29mm,后减震单元底壁24的长度为25~29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减震单元底壁22的长度小于后减震单元底壁24的长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侧拱形减震单元2和后侧拱形减震单元3的宽度(深度)为20mm。
本发明所述的鞋底的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左右两侧的波浪形的弹力条将压力传导给减震单元,减震单元通过顶部的拱形结构将压力一分为二后,向整个后跟部分散,减轻了脚部运动时的负荷,减轻了脚跟的压力,使走路或运动更轻松。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鞋底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鞋底的减震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鞋底的减震装置,可以用作跑鞋、篮球鞋等运动型鞋子的减震装置,亦可以用作皮鞋、旅游鞋等鞋子的减震装置,其包括:
四个材质为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弹性体橡胶)的拱形减震单元,
四个拱形减震单元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鞋跟部鞋底1上表面的内外两侧,
前侧拱形减震单元2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前减震单元底壁22,所述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的两端与前减震单元底壁22的两端连接,
后侧拱形减震单元3包括一体成型的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后减震单元底壁24,所述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的两端与后减震单元底壁24的两端连接,
两个波浪形的弹性条11,分别设置在鞋跟部鞋底1的内外两侧,且弹性条11覆盖在拱形减震单元(包括前侧拱形减震单元2和后侧拱形减震单元3)和鞋跟部鞋底1上表面上。弹性条11、拱形减震单元和鞋跟部鞋底1可采用本领域的现有公知技术连接、固定,例如,粘接等。弹性条的材质采用本领域的现有公知的高弹性材料,例如:由PVC(聚氯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组成的最新吹气型材料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荣光,未经吴荣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0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