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制绒液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40745.9 | 申请日: | 201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2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侯军;陈贵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达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33/10 | 分类号: | C30B33/10;C23F1/32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硅 太阳能电池 片制绒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制绒液,尤其是一种安全、环保、成本低廉,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制绒液。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自单晶硅制作的第一个太阳能电池问世以来,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以其可靠性高、寿命长、工作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已成为光伏市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品种。光电转换效率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地减少太阳光在单晶硅片表面的反射损失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单晶硅片的制绒技术非常重要。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主要方法之一是用NaOH(或KOH)-异丙醇溶液体系制绒液对单晶硅片进行化学腐蚀,其原理是根据碱溶液对单晶硅片的[100]和[111]晶向的各向异性腐蚀特性,在单晶硅片表面形成随机分布的金字塔结构绒面,增加光在单晶硅片表面的反射吸收次数,从而有效地减少太阳光在单晶硅片表面的反射损失。
但是,由于现有制绒液的配方及反应条件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制绒工艺过程中难以控制,容易在单晶硅片表面形成白斑及绒面不均匀,导致电池的光电转换转效率较低。同时,现有制绒液采用了异丙醇等有机溶剂,具有成本高,不环保、操作不安全等不利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环保、成本低廉,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单晶硅电池片制绒液。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制绒液,由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纯水制备而成,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
碳酸钠 5%~20%
碳酸氢钠 5%~20%
纯水 余量。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所形成的绒面尺寸更加细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了单晶硅片的反射率,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无机制品,具有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和纯水制备而成,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碳酸钠5%~20%、碳酸氢钠5%~20%、纯水余量。
各原料在其重量范围内选择,总重量为100%。
制备方法是:将纯水加入搅拌器中,在快速搅拌下按质量百分比加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
使用时,将单晶硅片浸入本发明实施例1中进行制绒,温度为75~90℃,时间为20~40分钟。
实施例2:
由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和纯水制备而成,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碳酸钠10%、碳酸氢钠10%、纯水8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单晶硅片浸入本发明实施例2中,温度为85℃保持20分钟。
得到的单晶硅片表面绒面结构尺寸较小,分布均匀,反射率较低,平均反射率为9.8%。
实施例3
由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和纯水制备而成,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碳酸钠20%、碳酸氢钠5%、纯水75%。
将单晶硅片浸入本发明实施例3中,温度为90℃保持20分钟。
得到的单晶硅片表面绒面结构尺寸较小,分布均匀,反射率较低,平均反射率为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达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达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0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