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可到达点树高量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0696.9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冯仲科;刘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可 到达 点树高量测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资源监测中量测树高的方法,特别是一种不可到达点树高量测方法。
二、技术背景
在传统的森林资源监测中,树高的量测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常采用测高器测高,目估法或借助罗盘仪、经纬仪与皮尺、标尺进行配合,应用三角高程法进行树高的量测,以上的各种方法均存在着其缺点:
①在林区中借助罗盘仪、经纬仪与皮尺、标尺进行配合,应用三角高程法进行量测树高时,受地形、坡度、林分密度等因素的限制,使水平距离难以测量,限制了仪器的使用;
②采用测高器量测树高时,数据无法实时存储与解算,数据靠手工记录,效率低下,工作量大;
③采用目估法,精度较低。
所以在森林资源监测程中传统的树高测量方法易受森林中地形复杂因素的限制,且工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不高,因此,实现树高的快速、高精度测量成为本领域科技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树高测量方法在森林资源监测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来的很多麻烦,提高观测精度和工作效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可到达点树高量测方法,实现在无法测量水平距离条件下树高的快速、高精度量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全站仪测量角度,通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电子助理)实时存储和处理数据,无需测量全站仪至树干中心的水平距离,采用在同一铅垂面不同高度两次安置全站仪的方法实现树高的实时量测。
其中在同一铅垂面不同高度两次安置全站仪量测树高的方法如下:首先,采用全站仪测得观测视线至树底的天顶距V1及至树顶的天顶距V2;然后,在第一次安置全站仪的同一铅垂面内另一高度再次安置全站仪,测得观测视线至树底的天顶距V3及至树顶的天顶距V4;最后,用皮尺量得两次安置全站仪的仪器高之差h,由数模求得树高
本项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采用高精度的测绘仪器全站仪进行树木高度测量,大大提高了监测精度;
②测量树高时,不用测量全站仪至树干中心的平距,克服了在测区内有陡坡或沟壑无法测量水平距离的缺点;
③采用PDA进行数据存储与计算,可以实时解算,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同一铅垂面不同高度两次安置全站仪量测树高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不可到达点树高量测方法与现有方法不同,作了很大改进,具体是:采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测量角度,通过PDA实时存储和处理数据,无需测量全站仪至树干中心的水平距离,采用同一铅垂面不同高度两次安置全站仪的量测,同时,充分发挥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精密的测角功能和PDA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贮功能,实时采集和处理野外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在林区复杂的地形条件中,测区内有陡坡或沟壑无法测量水平距离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首先,在地形较平坦的区域内安置全站仪,瞄准树底与树顶,分别测得观测视线至树底的天顶距V1及至树顶的天顶距V2;其次,在第一次安置全站仪的同一铅垂面不同高度再次安置全站仪测得观测视线至树底的天顶距V3及至树顶的天顶距V4;最后,利用皮尺量得两次安置全站仪仪器高之差h;所有观测数据都实时输入PDA中存储,通过数模
在根据余弦定律得到
在PDA中编制计算程序,由PDA自动计算树高并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06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