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素肽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0602.8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4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叶传发;张小东;胡承四;叶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远成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C07K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素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方法涉废蚕丝、蚕茧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素肽的提取方法,是一种以废蚕丝为原料,利用生物酶酶解废蚕丝,从而提取丝素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废蚕丝是蚕丝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用特殊的蛋白酶酶解后可生产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但活性很高的短肽分子。丝素肽容易被头发吸收且不易被水洗去,而且丝素肽与头发中的角蛋白极为相似,对头发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可渗透进入毛发对皮质层起到营养和修复损伤的作用。丝素肽中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又是一种纯蛋白,它能控制人体血糖的量、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促进酒精分解的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从废蚕丝中提取丝素肽在国内外都是一种方兴未艾的产业,但多数都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废蚕丝→碱处理→高温蒸煮→酶解→过滤→浓缩→喷雾干燥,用大量的碱处理,既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又破坏了蛋白质的成分;而浓缩容易破坏产品的品相,而且现有技术中没有用到膜分离技术,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丝素肽的提取方法,是一种无需用碱处理,而利用生物酶酶解,用膜分离技术脱盐和浓缩得到最终产品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丝素肽的提取方法,其步骤如下:
1)原料废蚕丝除杂;
2)按废蚕丝重量的7倍加水,再按废蚕丝重量的1%加入亚硫酸钠搅拌均匀,100℃蒸煮4-6h;
3)蒸煮完毕,降温至51-55℃,调pH值为8.0-8.5,按废蚕丝重量的1%加入碱性蛋白酶,恒温搅拌酶解4-6h;
4)将得到的酶解液升温至92-95℃,恒温灭酶10-14min;
5)将酶解液过滤,得上清液;
6)上清液中按废蚕丝重量的2-2.5%加入粉末状活性炭,45-50℃搅拌1-1.5h,过滤除去活性炭;
7)将过滤液用膜分离技术脱盐和浓缩;
8)将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得到产品丝素肽。
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碱性蛋白酶的活力为2.5万U/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1、有效避开了现有技术中碱处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碱引起的消旋作用对产品营养价值的降低;
2、本发明方法生产出来的丝素肽,其总蛋白质中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的肽的含量达到95%以上,其中丝氨酸的含量达到35%以上;
3、本发明方法中的膜分离技术,可对液态物料进行分离、浓缩和纯化,且均在常温下操作、无相态变化、高效节能,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
4、本发明方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安全,无毒副作用,可被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药品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丝素肽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称取废蚕丝(杂质含量<15wt%)1kg,清洗除去杂质后配纯水7kg,再加入无水亚硫酸钠10g,搅拌均匀,升温至100℃蒸煮4h;再冷却至51℃,用食品级片状氢氧化钠调pH至8.0,加10g碱性蛋白酶,51℃恒温搅拌酶解6h,酶解过程中如pH值降低,用食品级氢氧化钠调节,保持稳定;然后升温至95℃,保温10min灭酶;将酶解液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20g粉末状活性炭,50℃搅拌吸附1h脱色,然后滤除活性炭;滤液用膜孔径为1nm的纳滤机过滤,脱盐并浓缩;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得到400g白色(本发明采用了活性炭进行脱色,所得产品的色泽为白色,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淡黄色)粉末状丝素肽,所得产品的检测报告见表1。
表1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检测报告
实施例2:
一种丝素肽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远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远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0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