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酒糟制备甘油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40387.1 | 申请日: | 2010-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亮;王山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亮 |
| 主分类号: | C12P7/20 | 分类号: | C12P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酒糟 制备 甘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油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从酒糟制备甘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油又名丙三醇,是无色无臭而有甜味的粘滞性液体。广泛用于涂料、纺织、医药、日用化学品、食品、皮革、印染等行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有的制取甘油的方法包括发酵法和合成法及利用动植物油脂碱性水解法制皂的“废液”中提取三种。发酵法如中国专利申请89103615.6中公开的“发酵法提取甘油的工艺”,虽工艺较为简单,但甘油产率较低;合成法即是丙烯化学化学反应法,其生产成本较高;利用动植物油脂碱性水解法制皂的“废液”中提取,由于近年来制皂行业因受到合成洗涤剂、洗衣粉和进口肥皂的冲击而明显减产,从而影响到副产品甘油的产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酒糟制备甘油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从酒厂发酵物得到产品后余下的残渣——酒糟中提取甘油,具有原料易得、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从酒糟制备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1)糖化处理
取1000份(重量/份)新鲜酒糟,放入反应釜中,加入一倍量左右的清水,在不断搅拌下升温至60℃,接着加入100份麦芽浆乳,在60℃下保温搅拌3小时左右进行糖化,糖化结束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
(2)发酵处理
用测糖仪测出步骤(1)中糖化滤液的含糖量,在滤液中加入测得糖含量约5%的亚硫酸钠及3.5%的酒母,将此滤液升温至30-35℃,在此温度下保温发酵70~100小时;发酵后,在不断搅拌下,往发酵液中慢慢加入过120目筛的石灰34份。将以上物料入锅,在不断搅拌下,加热煮沸10分钟,静置待用。
(3)过滤
用虹吸方法将步骤(2)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吸出,再将下层沉淀物进行抽滤,将吸出上清液及滤液予以合并后转入反应釜内,逐渐升温至80~85℃,在不断搅拌下,往溶液中缓缓地加入碳酸钠饱和溶液,直至溶液的pH值达到9.0~9.2为止,这时溶液中的过量钙离子以碳酸钙形式析出;趁热过滤,将滤液在不断搅拌下用盐酸慢慢中和至pH值为6.8~7.0,以分解溶液中过量存在的碳酸钠,静置12小时;再将料液仔细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澄潸。
(4)浓缩处理
将步骤(3)过滤后滤液放入反应釜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后,即制得工业级原料甘油。
所述的步骤(3)中料液仔细过滤前,可先加入少量粉状活性炭进行煮沸脱色处理后,再过滤。
所述的步骤(4)中,加热蒸发为水浴加热。
所述的步骤(4)中,当浓缩物呈浅棕色且有光滑外观,手摸有油质感觉时,即达浓缩终点。
本发明中,木屑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木质素,这类物质在浓碱作用下加热时,则氧化分解成草酸钠、乙酸钠及二氧化碳等,其中草酸是主要产物,用石灰反应使其变成草酸钙,再经硫酸作用生成较纯的草酸和硫酸钙,经过滤,脱色、浓缩、结晶,即可制成草酸。
本发明中主要成份的作用如下:酒糟为主要原料;麦芽桨为糖化剂;亚硫酸钠为还原剂;酒母为发酵剂;石灰为净化剂;盐酸为中和剂;碳酸钠为沉淀剂;活性炭为脱色剂。
生产厂:上海活性炭厂、天津塘沽邓中化工厂、北京化工厂等。
本发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从酒厂发酵物得到产品后余下的残渣——酒糟中提取甘油,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种从酒糟制备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1)糖化处理
取1000份(重量/份)新鲜酒糟,放入反应釜中,加入一倍量左右的清水,在不断搅拌下升温至60℃,接着加入100份麦芽浆乳,在60℃下保温搅拌3小时左右进行糖化,糖化结束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
(2)发酵处理
用测糖仪测出步骤(1)中糖化滤液的含糖量,在滤液中加入测得糖含量约5%的亚硫酸钠及3.5%的酒母,将此滤液升温至30-35℃,在此温度下保温发酵70~100小时;发酵后,在不断搅拌下,往发酵液中慢慢加入过120目筛的石灰34份。将以上物料入锅,在不断搅拌下,加热煮沸10分钟,静置待用。
(3)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亮,未经王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0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混凝土输送泵
- 下一篇:一种控制聚合温度的疏水型高强度树脂的合成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