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mb B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39246.8 申请日: 2010-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2010906A 公开(公告)日: 2011-04-13
发明(设计)人: 许嘉森;罗彩英;甘丹翠;陈家欣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万志香;曾旻辉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学城揽***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emb 基因突变 检测 特异性 引物 芯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医学和生物技术,具体的是涉及一种emb B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 

背景技术

乙胺丁醇(EMB)是1961年发现的一种具有抗分枝杆菌活性的合成药物,是第一线抗结核药物。EMB是一种阿拉伯糖类似物,作用于靶分子阿拉伯糖基转移酶,抑制了阿拉伯糖基聚合入阿拉伯半乳聚糖,从而影响细胞壁分枝菌酸-阿拉伯半乳聚糖-肽聚糖复合物的形成,导致菌细胞的死亡,同时它也使靶分子在细胞内的药物(如利福平)更容易进入细胞内,而与利福平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抗结核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结核菌耐EMB与阿拉伯糖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embABC操纵子突变或emb蛋白过度表达有关,该操纵子由emb A、emb B和emb C等3个基因组成,其中emb B基因(尤其是306位密码子)突变是耐乙胺丁醇产生的主要原因。 

结核分枝杆菌emb B基因约3246bp,编码一个糖基转移酶emb B,基因突变使糖基转移酶结构改变,影响了乙胺丁醇和糖基转移酶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耐乙胺丁醇的产生。emb B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codon 306,其为codon 306的Met(ATG)→Ile(ATC/ATA/ATT)或Leu(CTG)或Val(GTG),codon 285的Phe(TTC)→Leu(TTA)、codon 330Phe(TTC)→Val(GTC)、codon406的Gly(GGC)→Ala(GCC)或Asp(GAC)或Cys(TGC)或Ser(TCC)、codon 497的Gln(CAG)→Arg(CGG)。 

目前,对emb B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PCR直接测序法等,存在灵敏度低、假阳性率高、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差、价格昂贵等缺点,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mb B基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该液相芯片可用于检测emb B基因常见突变位点:codon 306的Met(ATG)→Ile(ATC/ATA/ATT)或Leu(CTG)或Val(GTG),codon285的Phe(TTC)→Leu(TTA)、codon 330的Phe(TTC)→Val(GTC)、codon 406的Gly(GGC)→Ala(GCC)或Asp(GAC)或Cys(TGC)或Ser(TCC)、codon 497的Gln(CAG)→Arg(CGG)。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emb B基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包括有 

(A)针对每种突变位点分别设计的野生型和突变型的ASPE引物,每种ASPE引物由5’端的tag序列和3’端的针对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组成,所述tag序列选自SEQ IDNO.1~SEQ ID NO.17;所述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特异性引物选自:针对codon 285位 点的SEQ ID NO.18及SEQ ID NO.19、针对codon 306位点的SEQ ID NO.20及SEQID NO.21~25中的一种以上、针对codon 330位点的SEQ ID NO.26及SEQ IDNO.27、针对codon 406的SEQ ID NO.28及SEQ ID NO.29~32中的一种以上、和/或针对codon 497位点的SEQ ID NO.33及SEQ ID NO.34; 

(B)anti-tag序列包被的、具有不同颜色编码的微球,所述anti-tag序列选自SEQ IDNO.35~SEQ ID NO.51,并能相应地与(A)中所选的微球上tag序列互补配对,且所述anti-tag序列与微球连接中间还设有间隔臂序列; 

(C)用于扩增出需要检测的、具有突变位点的目标序列的引物。 

优选地,所述扩增引物为:针对codon 285、codon306和/或codon 330突变位点的SEQ ID NO.52及SEQ ID NO.53,针对codon 406的SEQ ID NO.54及SEQ ID NO.55,和/或针对codon 497位点的SEQID NO.56及SEQ ID NO.5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9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