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无顶渣炼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9062.1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5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安;周鹏;李旭;戚德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安 |
主分类号: | C21C5/34 | 分类号: | C21C5/34;C21C5/4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无顶渣 炼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炉无顶渣炼钢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转炉炼钢技术中的氧气底吹转炉在炼钢时,氧气是从炉底多个氧喷嘴分散地直接吹进熔池,所以搅拌条件好,氧气流和液态金属的接触面积大,化学反应迅速而均匀;碳与氧接近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与氧气顶吹转炉相比,底吹转炉炼钢的熔池含氧量较低且分布较均匀,所以吹炼平稳,喷溅少;并且由于氧喷嘴冷却剂采用了天然气、丙烷等可裂解的气体,降低了高温反应区的温度,铁的蒸发损失量少,而已蒸发的铁经过熔池的过滤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损失,因此,底吹氧气炼钢的烟尘量约为氧气顶吹转炉的1/3。由于上述原因,氧气底吹转炉的金属收得率比氧气顶吹转炉高2%左右。
氧气底吹转炉的主要缺点是:由于高温区在转炉底部,炉底寿命低于炉身和炉帽;并且采用碳氢化合物作氧枪冷却剂时,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碳氢化合物高温裂解产生氢气,使熔池含氢量升高。冶炼高质量钢时需要在吹炼末期喷吹惰性气体进行脱氢处理。炼钢成渣慢。另外底吹过程中要全程吹气保压,否则钢液渗透喷吹元件,造成安全事故。为解决这个问题,也有研究者通过直通管式底喷元件喷吹生石灰的试验,但仍然存在钢液渗透、堵塞等问题。因此进入80年代,氧气底吹转炉的发展趋于停顿状态。
氧气底吹转炉和氧气顶吹转炉相比,各有优缺点,前者搅拌条件好,后者成渣快,因此人们设想把两者优点结合起来,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技术,该技术成为氧气转炉炼钢一项重要发展。但该技术在底吹时没有喷粉功能,通常底吹氮气,顶吹氧气;底吹过程中还需要全程吹气保压,否则易造成漏钢等安全事故。另外在冶炼过程中溶池都是氧化性气氛,去硫效率差,昂贵的合金元素也易被氧化而损耗,煤气回收质量也较差,因而采用顶底复吹的技术所炼钢种和质量就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目前转炉底吹技术实际上仅仅喷吹氮气。
目前炼钢技术无不例外地采用造顶渣炼钢,顶渣材料主要是加块状石灰、白云石;其中石灰作为钙质造渣剂,主要用来脱磷;白云石作为镁质造渣剂,起中和酸性炉渣,减轻炉渣对炉衬的侵蚀作用,提高炉衬寿命。在现有的炼钢技术中,由于石灰、白云石利用率很低,造渣材料用量和金属损失都很大,且钢渣中出现较多的游离氧化钙,给钢渣的高效利用带来很多问题,也出现污染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转炉无顶渣炼钢方法,通过底吹装置的透气砖向溶池中喷吹石灰石和白云石,在不造顶渣的条件下,在冶炼成品钢的同时达到降低氧气消耗、降低石灰石和白云石的用量,提高金属和煤气的回收率,以及提高煤气燃烧值的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为:转炉冶炼钢液时,通过底吹装置向溶池中同时喷吹氧气、石灰石粉和白云石粉,冶炼生成的煤气回收。
上述方法中氧气的喷吹量为35~45Nm3/t钢液,石灰石粉的喷吹量为11~22 kg/t钢液,白云石粉的喷吹量按重量比为白云石粉:石灰石粉=1:3~4。
上述的底吹装置中的狭缝式喷粉透气砖的狭缝宽度为0.15~0.25mm。
上述的石灰石粉的粒度≤0.06mm,白云石粉的粒度≤0.06mm。
上述方法中氧气的喷吹时间为29~42min,石灰石粉和白云石粉的喷吹时间为27~40min。
上述方法的煤气回收量为90~140 Nm3/t钢液。
上述方法获得的煤气中CO的体积百分比为90~95%。
上述方法冶炼的铁水原料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3.5~4.5%, Si 0.13~0.60%,Mn0.20~0.85%,P≤0.08%,S≤0.05%,余量为Fe。
上述方法冶炼后的钢液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0.12~0.32%, Si≤0.30%,Mn0.15~0.65%,P≤0.04%,S≤0.04%,余量为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安,未经周建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9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