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8822.7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增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5 | 分类号: | A61K36/8965;A61P9/00;A61K35/64;A61K35/58;A61K33/26;A61K35/02;A61K35/56;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拓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现代人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能力减低,导致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是单一病症,而是多种病症同时存在。如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高血糖病。而市场供应的是只单一病症的药物,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病症的患者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给患者带来了不便。有些药物还存在着药效不能持久,停药后出现反弹,必须长期不间断的服用的缺点。这些问题影响着药物的疗效,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疗效快、费用低、无毒副作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红参5-10份 当归3-6份 玄参3-5份 川芎3-6份,
丹参5-10份 白芍3-6份 赤芍3-5份 龙骨3-6份,
桂枝2-5份 牡蛎3-6份 土元3-5份 赭石3-5份,
地龙3-5份 川楝子3-5份 水蛭2-5份 乌蛇3-5份,
桃仁3-5份 牛夕5-10份 红花3-5份 天冬2-5份,
枳壳3-5份 甘草2-5份 远志2-5份。
本发明的配方最佳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红参7.5份 当归5份 玄参4份 川芎5份
丹参7.5份 白芍5份 赤芍4份 龙骨5份
桂枝3份 牡蛎5份 土元4份 赭石3.5份
地龙4份 川楝子4份 水蛭3份 乌蛇3.5份
桃仁3.5份 牛夕7.5份 红花3.5份 天冬3份,
枳壳3.5份 甘草3份 远志3份
本发明是发明人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经过反复实验而得,因此该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它采用多药科学配伍、综合施治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有效地降血脂、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改善人体微循环,达到心脑血脉通的目的。使心脑血管疾病很快的得以康复。本发明药物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的优点。
制取方法如下:
(1)、按组方称取各药材备用;
(2)、将上述组方分为三份A:红参、当归、玄参、川芎、丹参、白芍、赤芍;B:龙骨、牡蛎、赭石;C:桂枝、土元、地龙、川楝子、水蛭、乌蛇、桃仁、牛夕、红花、天冬、枳壳、甘草、远志,分别用清水冲洗三份中药材;
(3)、将各样药材晾干后置于高压蒸馏锅炉内,加入2倍体积55%的乙醇,高压蒸馏1.5h;回流后的药物再加入2倍体积55%的乙醇蒸馏1.5h;向二次回流的药次加入1.5倍体积55%的乙醇蒸馏1.5h;
(4)、将提取的药制成药膏或者烘干后粉碎装胶囊。
方解
当归:性温,昧甘、辛。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丹参:苦,微寒。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白芍:苦酸,凉。注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增杰,未经刘增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