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8364.7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熊家贵;俞驰;伍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页 即时 通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与系统,属于网络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社交网站中,传统的网页通知系统,将用户操作产生的消息通知保存在服务器中,需要定时的从服务器中查询有没有通知到达,因而不能及时地提供系统消息或者消息评论通知,其通信延迟长,实时性不好,影响了用户之间的交流,不利于用户之间的即时交互,用户体验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与系统,它能够及时的提供消息到达的通知,并具有通信延迟短,实时性好的特点,方便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增强了用户的社交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客户端将用户对网页的操作信息传递给web服务器;
S2,web服务器产生消息通知,判断消息通知的接收对象并将消息通知传送给数据库和消息服务器;
S3,消息服务器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给所述消息通知的接收对象;
S4,消息通知的接收对象接收消息通知。
步骤S1中,用户对网页的操作中涉及需要系统发送消息通知的,步骤S2中web服务器会产生消息通知。
步骤S2中,将消息通知传送给数据库,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历史记录,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完成的操作,比如自己发送的评论,或者发送了哪些短消息等。另一方面是为了当消息接收对象不在线的时候,将消息通知存入数据库。消息接收对象下一次上线的时候,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读取消息通知。避免了接收对象不在线,收不到重要的消息通知的情况。将消息通知传送给消息服务器,是指web服务器把所有产生的消息通知都发给消息服务器。
前述的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3,进一步包括,消息服务器与在线用户的客户端之间的连接为长连接。所谓长连接,指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在TCP连接保持期间,如果没有数据包发送,需要双方发检测包以维持此连接,一般需要自己做在线维持。消息服务器与在线用户的客户端的长连接可保证消息通知即时到达用户。
前述的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中,web服务器传送给数据库和消息服务器的数据中,包括产生消息通知的用户的信息和消息通知的接收对象的信息。
前述的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3,进一步包括,消息服务器判断所述接收对象是否在线,如果接收对象在线,消息服务器立即发送消息通知给接收对象;如果接收对象不在线,消息服务器会丢弃相应的消息通知。消息服务器通过判断它与客户端之间是否连接、是否有数据包传输,来判断用户是否在线。如果没有连接或者没有数据包传输,则说明用户已经离线。消息服务器在接收对象不在线时丢弃相应的消息通知,可节省消息服务器的存储空间。
前述的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4,进一步包括,如果接收对象在线,其社区主页上立即出现消息通知到达的标志;如果接收对象不在线,则在接收对象下一次上线时,web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读取消息通知,并将消息通知显示在接收对象的社区主页上。用户看到消息通知,既可即时查看消息通知内容,并可根据通知内容及时的对好友做出回应,方便了用户之间的即时交互。
前述的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进一步包括:web服务器将重要的消息通知发送给数据库,重要的消息通知包括网站认为对用户来说重要的消息通知;web服务器只把重要的消息通知传送给数据库,节省了数据库的存储空间,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网页即时通知中,可扩展性强。
前述的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还包括web服务器检测数据库中涉及网站系统消息的信息。当网站服务器检测到涉及网站系统消息的信息时,向用户发送系统消息。
网站发系统消息,是由事件触发,需要给用户发送,就立即发送。发送之后,在存入数据库的同时,并通过消息服务器通知在线用户。
前述的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方法中,所述的接收对象为一个或者多个用户。
实现前述方法的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知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