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锅炉及其蒸汽清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38363.2 | 申请日: | 201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温东红;郑丽;刘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J3/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锅炉 及其 蒸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行业的锅炉及锅炉清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余热锅炉及其蒸汽清灰方法。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是有色行业余热回收利用和收尘的常见重要设备。由于余热锅炉特殊结构,积灰问题是余热锅炉不可避免的。起初采用人工的方法清理积灰,但由于余热锅炉内部空间狭小,人根本不能进入,清灰效果很差,粉尘以及有毒物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后来发明了机械振打、弹簧振打器进行清理余热锅炉,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清理效果,但振打同时会损坏振打部位的炉体结构,导致振打部位经常出现泄漏、爆管等事故,缩短了锅炉寿命。近年来行业内对余热锅炉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虽将锅炉运行周期从三个月延长到1年,但积灰仍然较多,当入炉精矿含铜铅较高时,积灰更加严重,高铅矿的大量入炉,导致余热锅炉严重结灰,锅炉蒸发量大幅下降,烟气温度过高,最终导致停炉清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余热锅炉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蒸汽清灰的余热锅炉及其蒸汽清灰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余热锅炉,包括观察门、通风口、鼓风和排烟设备,在锅炉入口挡渣屏前布置有2到4点通汽口,通汽口之间由通汽管连通,通汽管上设一阀门。
所述通汽管的头部设有蒸汽减压分散装置,该装置设一直径Φ159~Φ219、长600mm的管道,管道上均匀分布有孔径为Φ8的孔360~600个。
所述余热锅炉的蒸汽清灰方法,按下述步骤清灰:
a、将余热锅炉温度控制在100~120℃之间,关闭所有观察门、通风口、鼓风和排烟设备;
b、在锅炉入口挡渣屏前的通汽口2通入蒸汽,蒸汽选用0.4~0.8MPa低压蒸汽,每小时流量为3~6t/h;
c、在通汽时每间隔1小时要开动振打5~10分钟,并观察炉内积灰脱落情况,通汽时间20小时。
本发明的余热锅炉结构合理,清理后炉管干净光滑,不易二次挂灰。蒸汽清灰方法能清理到锅炉内人工清理不到的死角,解决了人工和振打清灰不彻底以及二次开炉后积灰速度快的问题,延长了锅炉的运行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蒸汽减压分散装置示意图。
图中:1锅炉本体 、2通汽口、 3通汽管、 4阀门、 5观察门、6挡渣屏 、7过热器 、8对流管束、9蒸汽减压分散装置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余热锅炉,包括观察门、通风口、鼓风和排烟设备。在锅炉入口挡渣屏6前布置2到4点通汽口2,通汽口2之间由通汽管3连通,通汽管3上装一阀门4,控制通汽流量大小。通汽管3的头部设有蒸汽减压分散装置,该装置是一直径Φ159~Φ219、长600mm的管道9,扩容减压,管道9上钻孔径为Φ8的孔360~600个,孔10均匀分布,使蒸汽减压并均匀分散。
实施例1
1)、将余热锅炉温度控制在100~120℃之间,关闭所有观察门、通风口、鼓风和排烟设备;
2)、在锅炉入口挡渣屏前的通汽口2通入蒸汽,蒸汽选用0.4MPa低压蒸汽,每小时流量为3t/h;
3)、在通汽时每间隔1小时要开动振打5分钟,并观察炉内积灰脱落情况,通汽时间20小时,人从观察门5进入余热炉内,观察炉管积灰完全脱落。
实施例2
1)、将余热锅炉温度控制在100~120℃之间,关闭所有观察门、通风口、鼓风和排烟设备;
2)、在锅炉入口挡渣屏前的通汽口2通入蒸汽,蒸汽选用0.8MPa低压蒸汽,每小时流量为6t/h;
3)、在通汽时每间隔1小时要开动振打10分钟,并观察炉内积灰脱落情况,通汽时间20小时,人从观察门5进入余热炉内,观察炉管积灰完全脱落。
实施例3
1)、将余热锅炉温度控制在100~120℃之间,关闭所有观察门、通风口、鼓风和排烟设备;
2)、在锅炉入口挡渣屏前的通汽口2通入蒸汽,蒸汽选用0.8MPa低压蒸汽,每小时流量为6t/h;
3)、在通汽时每间隔1小时要开动振打10分钟,并观察炉内积灰脱落情况,通汽时间为20小时。人从观察门进入余热炉内,观察炉管积灰脱落实际情况,如果脱落不完全,再通汽6~8小时,确保炉管积灰完全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准连续可变距式测高器
- 下一篇:间接换热式防冰晶传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