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混凝土墙体用模板单元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8323.8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庄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墙体 模板 单元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用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合板(1)和设于胶合板(1)的四边上的拼接木框(2);胶合板(1)上分布有多个对拉螺栓孔(1-1),拼接木框(2)的垂直边框上设有水平拼接螺栓孔(2-1),拼接木框(2)的水平边框上设有垂直拼接螺栓孔(2-2);胶合板(1)的下边缘和右边缘(1-1)延伸出拼接木框(2),拼接木框(2)的上边缘和左边缘(2-3)延伸出胶合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墙体用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板(1)上还设有固定于拼接木框(2)内的楞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墙体用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板(1)的六个端面采用覆膜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墙体用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延伸出拼接木框(2)的所述胶合板的下边缘和右边缘(1-1)的宽度比延伸出胶合板(1)的所述拼接木框(2)的上边缘和左边缘(2-3)的宽度大5-15mm。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墙体用模板单元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待浇筑剪力墙(8)进行模板分块,即在图纸上把待浇筑剪力墙(8)墙面划分为多个模板单元的拼接面,以获得拼装图;
B:根据所述拼装图生产相应尺寸的所述模板单元,然后拼装待浇筑剪力墙(8)的一侧模板,其中:先将相邻模板单元之间的所述拼接木框(2)的上边缘和左边缘(2-3)分别胶合板(1)的下边缘和右边缘(1-1)上下叠压设置,然后在左右相邻模板单元的相邻垂直边框上设置水平拼接螺栓(4)并对拉收紧,在上下相邻模板单元的相邻水平边框上设置垂直拼接螺栓(5)并对拉收紧,从而构成由多个模板单元经上下、左右拼接而成的拼接面;
C:重复上述步骤B,以拼装待浇筑剪力墙(8)的另一侧模板;
D:将所述待浇筑剪力墙(8)的两侧模板上的各对拉螺栓孔(1-1)一一相对设置,且在各相对设置的一对对拉螺栓孔(1-1)中设置对拉螺杆(6),在对拉螺杆(6)上且于各相对设置的一对对拉螺栓孔(1-1)之间设置一直径大于各拉螺栓孔(1-1)的PVC套管(9),将对拉螺杆(6)两端与各模板单元外侧的对拉钢管楞(7)相连并对拉收紧;
E:在所述待浇筑剪力墙(8)的两侧模板内灌入混凝土并浇捣,待混凝土凝结后拆开所述两侧模板。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墙体用模板单元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包括: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各标准模板的外形尺寸相同;非标准模板应用于待浇筑剪力墙(8)的上部与结平板交接处和待浇筑剪力墙(8)水平方向与柱、其他剪力墙的交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3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