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辊平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8012.1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谷青林;夏兴进;郑泽;孙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轧钢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短应力轧机的轧辊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是钢铁企业中的终端环节,往往直接决定一个钢铁企业的盈利的多少。而轧机又是轧钢的关键设备。短应力轧机更因为其轧辊轴承使用寿命长、更换方便而得到广泛应用;在短应力轧机中,上下轧辊分别固定在两端轴承座上,轴承座通过拉杆固定在机架上。轴承座与拉杆通过螺纹固定,螺纹的配合是有间隙的,上轧辊重力方向向下,轧制力向上,在无轧制时,在重力作用下间隙在上侧,在轧制时,在轧制力作用下间隙在下侧,这样在轧制的开始和结束时就会产生轧辊跳动,并对拉杆产生冲击载荷。因此就需要轧辊平衡装置来平衡掉轧辊重力,使螺纹的间隙在无轧制时也在下侧。轧制时,在轧制力作用下,上轧辊会向上弯曲,两端的轴承座也会跟着倾斜,而轴承座与拉杆接触面加工成球面,从而使这种倾斜不会影响拉杆,这样拉杆只受拉伸应力而不受弯曲应力;较早的轧辊平衡采用的碟形弹簧(下面简称碟簧),多组碟簧均布在拉杆与轴承座间的间隙内。每组碟簧一般有30-40个碟簧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若是有20-30组就会有近千个碟簧,这样安装就很繁琐,深为维修人员所诟病;还有一种整体式轧辊平衡装置,把成组的碟簧装在带统一压盖的内腔里,这样可以提前把轧辊平衡装置组装好,维修时整体更换,虽然总工作量并没有减少,但减少了维修的时间。因为安装轧辊平衡装置的空间是有轴承座和拉杆间的空间形成,这样轴承座和拉杆间的相对位置改变都会影响安装空间的大小。特别是高度上的变化,将会使轧辊平衡装置产生整体位移,由于碟簧对位移非常敏感,这样就会使平衡力产生较大的波动,不便于安装调整。并且轧制时轴承座会随着轧辊倾斜,这样也会影响到轧辊平衡装置的平衡力,甚至会使拉杆产生弯曲应力,影响拉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修方便、调整灵活、轧制时对拉杆影响小的轧辊平衡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轧辊平衡装置,包括保持架和设置在所述保持架内的若干弹性阻尼器,所述的保持架及弹性阻尼体均设置在上、下轧辊端部对应的两轴承座之间。
特别是,所述的保持架呈环形,所述环形保持架上沿其一端面向下间隔设置有若干盲孔,所述弹性阻尼体缸体端对应设置在所述盲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持架设置在所述轧辊端部的轴承座拉杆螺母上,所述弹性阻尼体的自由端设置在所述轧辊端的轴承座端盖上。
其中,所述的弹性阻尼体沿所述环形保持架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上述的结构,由于采用整体式的保持架,更换方便快捷;由于采用了独立的弹性阻尼体,避免了组装碟簧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并且平衡力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轧辊平衡装置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轧辊平衡装置包括保持架1、弹性阻尼体2,在保持架1上沿其一端面向下间隔设置有个圆形盲孔,相同数量的弹性阻尼体2对应安装在圆形盲孔内。所述的弹性阻尼体2沿所述环形保持架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所述的保持架及弹性阻尼体均设置在上、下轧辊端部对应的两轴承座与拉杆之间。所述的保持架设置在所述轧辊端部的轴承座拉杆螺母上,所述弹性阻尼体的自由端设置在所述轧辊端的轴承座端盖上。
由于采用整体式的保持架,更换方便快捷;由于采用了独立的弹性阻尼体,避免了组装碟簧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并且平衡力稳定可靠。
安装与拆卸时均可整体拆装,检修方便快捷;独立的弹性阻尼体可以产生局部变形,平衡力波动小,装配时调整灵活,工作时对拉杆影响小。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轧辊平衡装置使用寿命增加20%,减轻了轧机检修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工时30%。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利用上述的轧辊平衡状都是本发明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