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燃液体混合溶液闪点的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7224.8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5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汪丹;徐大刚;刘刚;商照聪;薛晓康;王露;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燃 液体 混合 溶液 闪点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易燃液体混合溶液闪点的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闪点是易挥发可燃物质表面形成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的最低温度,是衡量化合物易燃程度的重要物理参数。国标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中,将易燃液体定义为:在其闪点温度(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目前,闪点已经成为润滑油,液体燃料和汽油等产品的重要性能参数。
目前针对化学物质的闪点测定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和数学计算预测方法,而对化学物质的闪点进行预测目前并没有准确和统一的方法。近年来大多数的研究者都是采用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方法对有机物的闪点进行预测研究,结合统计学软件和特定的数学计算方法,根据分子结构,取代基种类,数量,相对分子量等信息建立闪点的预测方法。但是因为这种方法局限于纯物质的研究,所以目前主要应用实验方法对混合溶液闪点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采用试验方法直接测定闪点会释放蒸气产生化学污染物。
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1928年由印度物理学家C.V.Raman发现,作为一种物质结构的分析测试手段被广泛应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石油、高分子、生物、环保、地质等领域,成为分子光谱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是在光谱测量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测试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分析技术,在众多光谱中,拉曼光谱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检测范围广,包括常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能对生物大分子、天然与合成材料(如碳纳米管、光子晶体等)、矿石、活体动植物组织、水污染样品、化学反应催化剂等等实现检测。
二.拉曼光谱不破坏样品,毋需样品制备。
三.适用于水溶液体系的测量。
四.可用于低浓度样品检测。拉曼光谱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非常高,尤其是对水环境中有机成分和生物大分子等,有着很低的检测限,一般可达mg/l或mmol/l。
五.拉曼散射的强度通常与散射物质的浓度呈线性的关系,这为样品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拉曼光谱中包含的倍频及组频谱带比红外光谱中少,所以拉曼光谱往往仅出现基频谱带,谱带清楚,分析简单,利于识别。
七.可以实时、实地检测。光谱仪可以采用CCD作为光谱探测器,利用CCD能实现高速的全波段光谱扫描特性,可将光谱扫描时间缩短至几秒甚至更短。
本专利发明了一种结合拉曼光谱预测易燃液体混合溶液闪点的试验方法,利用拉曼光谱无损测定,无需样品制备等优点实现对易燃液体混合溶液闪点的准确预测。该试验方法可避免复杂的计算方法,产生的化学污染物少,方法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易燃液体混合溶液闪点的预测方法,利用拉曼光谱无损测定,无需样品制备等优点实现对易燃液体混合溶液闪点的准确预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
(1)需要的样品量少,无需样品预处理,试验过程不产生化学污染物;
(2)可用于快速测定易燃混合溶液的闪点值,可应用于实时在线检测。
(3)针对不同的溶液体系可以采用此试验方法分别测定适合不同溶液体系的闪点-拉曼光谱特征峰强曲线。
(4)可避免复杂的计算方法,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定的乙醇的拉曼光谱;
图2是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定的乙腈的拉曼光谱;
图3是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定的甲酰胺的拉曼光谱;
图4是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定的环己酮的拉曼光谱;
图5是乙醇在甲酰胺和环己酮溶液中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峰强度比与闪点的关系曲线图。
图6是乙腈在甲酰胺和环己酮溶液中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峰强比与闪点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采用美国必达泰克公司生产的i-Raman型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该拉曼光谱仪选用785nm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该光谱仪的光谱扫描范围为175cm-1~3200cm-1;激发波长为785nm;分辨率为5cm-1;激发功率≥300mW。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72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